深5、克深8等8个气藏;截至2016年底,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379亿立方米,为建设库车大气区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储备。 此外,分别在东海盆地发现了宁波22-1等两个千亿方气田,在南海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千亿方的陵水17-2气田,实现了海上天然气勘探的新突破。 油气勘探理论与......
的开发利用。加快海洋强国建设,需要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加快脚步。为此,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会议明确,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要聚焦南海、东海等重点海域,至2025年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覆盖率达28%,2030年达50%。 在第一届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大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再次发出......
口800米~1200米的先导孔和三口2000米~3000米的主孔科学钻,并在主孔孔内安放地震仪,以实现地震监测和提高预报能力,建立中国继江苏省东海县5公里深井长期观测站之后第二个深孔长期地震观测站。 目前,钻井位置的选择以及组织实施等有关事宜各方已达成共识。相关领导和专家还......
貌等基础地质认知,深化成矿、成藏、致灾、生态等地质背景、地质过程、控制因素等认识,持续海洋基础地质认知水平。近年来,成功实施跨越东海陆架盆地并穿过冲绳海槽中北部的OBS地学断面调查,获得冲绳海槽构造-沉积演化新认识。编制完成《中国东部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图集》,实现......
量,聚焦全球深海极地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重大科学问题,推动我国东部海域、印度洋、西太平洋以及北极海区钻探工作,积极参与南海、花东海盆以及其他国际海区钻探任务,有力支撑“梦想”号大洋钻探科技中心运行,服务全球科技工作者探索地球奥秘,打造一批国际合作新典范。 ......
要进展;完成约6000千米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自主研制了关键仪器装备,建立了适应我国大陆复杂岩石圈、地壳的探测技术体系等等;组织开展了东海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重大科学研究工程计划,完成了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地层的陆上科学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岩石圈计划组织的地学断面探测,合作开展了中美、中法喜马拉雅与青藏高原综合探测项目,相继开展了东海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汶川地震科学钻探工程、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等重大科学研究工程计划,完成了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地层的陆上科学钻......
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 随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用海需求持续增加,海域空间资源稀缺性日益凸显。开展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是完善海域资源资产产权制......
自然资源部将围绕红树林的海洋生态功能、当前的问题及近年来的保护措施等内容,组织开展系列线上活动。 自然资源部要求,部北海局、东海局、南海局要积极发挥海区内的组织协调作用,督促支持有关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海洋日活动。各单位要加强与宣传、网信、教育、文旅、广电、文......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航次联合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站、中国自然资源报社等机构58名科考队员通力协作,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代地质文化,克服恶劣海况、补给匮乏、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