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提升打开率和阅读量。三是加大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国际传播。策划制作国际传播产品,与中国IODP专家咨询委员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东亚东南亚计划协调委员会等组织和中央主流媒体合作,深入宣传全系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进新时代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制和影响,探索地球深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深入研究自然灾害的控制机制及其内在动力等地球科学前沿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青藏、东亚、深部物质循环是历次DEEP会议国际关注焦点外,本次会议地震专题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这次大会为地震相关研究设置了两个专题,分别是地震......
地层结构、构造特征、矿产资源、环境地质等基础地质信息。 与此同时,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有力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发展。该成果提出了“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作用”和“南海弧后扩张与左旋剪切”理论模式,重塑了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边缘海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统一......
这些成果正式向社会发布。 张勇介绍,基于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认识。比如:创新提出的“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作用”和“南海弧后扩张与左旋剪切”理论模式,重塑了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边缘海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统一......
关单位,崂山实验室、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相关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专家代表,围绕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主要进展及成果、东亚大陆边缘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进展、海洋地质调查与矿产资源、海洋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作报告,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
坛以线上线下联合的形式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金振民、杨树锋,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王复明,联合国人居署、国际联合地下空间研究中心、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以及来自日本、芬兰和英国地地质调查局,法国SEURA建筑中心,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地质调查机构和院校,从事韧......
6月22日,为期4天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地质灾害防治研讨培训班在兰州开班。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开班仪式时表示,我们期待与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成员国和协作国共同努力,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交流......
浅部地层结构等基础地质要素。在资源环境与沉积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采获了锰结核样品,发现了深部稀土资源富集特征和规律。为研究东亚季风、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演化科学问题提供了宝贵实物样品。 三是实现了海洋宽线地震勘探技术工程化应用。在东海两个区......
为进一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地质代表团于2018年10月28日-11月4日赴韩国釜山出席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第54届年会和第71届指导委员会会议,并参加了会前CCOP第20次财务会议和专题论坛。 为充分发挥地质科学家在可持续开发利用地质资源和地质灾害防......
2018年9月26-2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东亚峰会环境资源管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合理利用资源、共促绿色发展”为主题,主要围绕环境资源管理国际合作和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议题展开讨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