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攻克自动提取和自动解译技术难关,以地质找矿和地质灾害隐患遥感综合识别为切入口,加快建设航空物探遥感领域的专用大模型,实现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的智能化,最大程度挖掘海量数据资源池的潜力,拓展航空物探遥感技术的应用场景,全力推进以安全高效超算......
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的地质勘查新“梦想”。三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研究,争取早日建成航空物探遥感领域的专用大模型,实现数据处理和应用服务的智能化,不断提升全领域、全方位、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支撑地质调查范式变革新“梦想”。 中国地质......
熊盛青参加“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 奋发有为 备受器重 该如何理解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简称航空物探)?熊盛青介绍,就是把专用物理探测仪器装载在飞机上,从空中探测地球磁场、电磁场、重力场和放射性场等各种“场”的变化,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寻找矿产资源等,具......
1日起,全国除西藏和陕西省外,均已使用汇交监管平台对全国地质资料汇交进行网上监管和发放凭证。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都已配备了专用计算机和专人负责信息录入工作,并配备专项经费保障平台顺利运行。目前,全国共导入地质资料监管数据18.5万条,全年汇交1.4万份,2/3的省(......
处理解释新技术与软件系统2套大型软件系统,形成了多功能三维电磁正反演与可视化交互解释软件系统,金属矿地下物探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等8个专用软件系统。 “这一轮的勘查技术研发,使我国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领域极大缩小与国外的差距,大幅度降低对国外勘查设备和解释软件系统的......
算法和算力三大核心指标入手。地质数据规模越大,AI找矿能力越强,宜加强地质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地质数据共享,加快提升地质数据采集智能化水平。同时,应大力推动地矿行业专用大模型研究,充分借鉴国际开源算法,加强自主算法建设,训练和优化找矿模型,服务全球找矿。 ......
...
2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本次任务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自2018年11月28日从广州启航,历时91天,航程26100千米。中新社记......
于飞)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本次任务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也是深化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友好合作的一次重要科学合作。 据......
这是在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拍摄的“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2月26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张加扬 摄 新华社广州2月26日电(记者孙少龙)2019年2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