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原位合成可燃冰 并利用太阳能通过特种装置 在深海引燃可燃冰 “水火既济”的科技奇观惊艳呈现 ↑9月18日,下水采集“源火”前,工作人员在调整搭载在“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上的采火装置。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9月18日 “海洋地质......
9月18日,“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搭载着采火装置准备下水采集“源火”。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9月18日,采火装置在海底冷泉喷口采集可燃冰。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供图(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广州10月9日电(记者王浩明、田宇)深海逐梦,燃冰成炬。9日,第十......
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等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下水调查、监测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 ......
磁等九大实验室。 这艘隶属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海上巨无霸”,自2021年11月30日开工建造,仅用时两年多便实现了主体完工下水测试,预计将于今年全面建成。 探究人类未曾踏足过的地方,造一艘大洋钻探船还远远不够,与“梦想”号配套的还要有强大的陆地科研支持......
12月1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在广州南沙下水试航。此举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建设和装备现代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聚焦自主设计建造国际领先大洋钻探船的目标,坚持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与150余家参研参建......
”综合地质调查船。新华网发 6月28日上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在广东东莞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出坞下水。这意味着,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配套装备项目中的3艘调查船已全部出坞下水。“海洋地质十号”投入使用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形......
本报广州6月28日电 (记者李刚、常钦)6月28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地质十号”综合地质调查船在广东东莞出坞下水。该船填补了我国小吨位大钻深海洋地质钻探船的空白,丰富了我国海洋地质调查技术体系,提升了海洋地质调查能力。“海洋地质十号”是集海洋地质、地球物......
应用研究两条主线,集中优势力量,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遇到的迫切现实问题,在岩溶地质碳汇、岩溶地质条件下水循环、碳酸盐岩油气探采研究等方面深入攻关,担负起国家重大使命。要在岩溶水文地质调查、石漠化治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岩溶地貌生......
今天上午,我国最新一艘海洋科考船——“海洋地质十号”综合调查船在广东东莞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洋综合科考进入新的阶段。 “海洋地质十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高精度多功能综合地质调查船。船长76米,宽15米,吃水5.2米,排水量3400吨,最大航速15节,航行能力为......
在京闭幕。在一系列话题中,值得更多关注的是会议强调了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地质调查的呼唤。2月28日,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将正式下水。此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国务院新闻办解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时特别强调:海洋作为蓝色国土、便捷通道、资源基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