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勘查地球化学家、我国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的创始人和学科领袖、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物化探所名誉所长谢学锦院士于2017年2月24日逝世,享年94岁。 谢学锦院士开创和奠基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事业,并引导中国勘查地球化学逐渐发展到若干领域领先于世界。1978年提......
李四光、程裕淇、顾功叙、黄汲清、孟宪民、孙云铸、田奇王隽、谢家荣、许杰、高振西、郭文魁、李春昱、宋叔和、孙殿卿、王恒升、王曰伦、谢学锦、徐仁、业治铮、张宗祜、朱夏、陈梦熊、陈庆宣、刘宝珺、沈其韩、孙大中、肖序常、袁道先、李廷栋、胡海涛、许志琴、郑绵平、陈毓川、金......
要的是,地调局理应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的地质任务,但在目前这个状况下,我们应该如何部署和开展工作? 1998年6月,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给当时的国土资源部部长写了一封信,建议国土资源部制定新的“大科学”计划,即实施新的研究与大规模调查相结合的计划。 他认为,应加......
环和全球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著名地球化学家Clemens Reimann评价道:“分析指标是世界最好的,一些元素地球化学图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谢学锦院士称,“所有指标均达国际领先水平”。李廷栋院士认为,“填补了多项空白,为实现将元素周期表绘制在地球上的宏伟工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以“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与健康”为主题的第348次香山科学会议4月21~23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地质科学院谢学锦研究员、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李家熙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寿嘉华高工、国土资源部张洪涛研究员、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方克定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奚小环高工担......
对生态系统乃至人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和不可逆转的灾害性后果。这种情况在1978年被欧洲科学家定义为“化学定时炸弹”。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先生首先将“化学定时炸弹”的概念引入中国,引燃了国内土壤和沉积物中污染物的非线性积累与释放的研究热潮。从2001年开始,在谢学锦等的建......
公益性地质调查数据均以自己管理为主,且互相封锁,以至于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 在以前的采访中,记者就曾听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对这种现象的无奈:“作为全国地球化学扫面的总负责人,我居然没有一套完整的全国地球化学扫面数据。”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挂职任......
近日,《走向奥维耶多——谢学锦传》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是国内外著名的应用地球化学家。西班牙的奥维耶多是他2007年获得世界应用地球化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质奖章的地方。谢学锦是怎样从......
地质量评估和矿产资源勘查为主题,优选21篇论文向世界集中展示了我国在地球化学勘查领域的最新成果。 专刊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物化探所谢学锦院士、成杭新博士和姚文生博士的两篇综述作为开篇,回顾了六十多年来我国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了过去三十年里我国地球化......
坊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建立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 至此,由国际知名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学锦发起,多名国际知名地质学家支持的倡议,终于尘埃落定。 以此为标志,众多知名国际地学专家的一个宏大愿望——为地球绘制一张“基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