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8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复杂贫锰矿加压浸出新技术研发成功

    用前景。     此前,碳酸锰的主要利用途径有酸解法、铵盐焙烧法、脱硫剂法(烧结烟气脱硫矿浆)、火法处理、选矿富集法及细菌浸出法等。本工艺提出的加压浸出法,为低品位碳酸锰矿的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本工艺的形成,将有望使我国超过两亿三千万吨的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7360.html    发布时间:2010.12.28 10:34:36
  2. 开发与保护,汉中天坑群之惑

    陕西省地质调查中心总工程师李新林告诉记者,天坑群的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地质塌陷的结果,地下水流的侵蚀和微生物(细菌)的侵蚀也是天坑形成的诱因。当然微生物的侵蚀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就是上部有适合菌体繁育的土和植物。   天坑是一种自然景观,由喀斯特......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805/t20180522_458164.html    发布时间:2018.05.22 11:08:00
  3. 清泉喷涌润民心

    无工业企业,无矿产资源,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原来,夏潭村村民生活用水主要是使用简易水管从溪流或陈年老井中直接取水,细菌、农药残留、牲畜养殖直排等因素导致水质无法保障,简易取水管在雨季也容易被冲断或堵塞了。因此,长久以来“用水难”一直是萦绕在村民心......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1/t20171114_443838.html    发布时间:2017.11.14 10:35:00
  4. 细菌线虫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朱同彬副研究员与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刘满强教授和陈小云副教授合作,在食细菌线虫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过程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期刊上(DOI 10.1007/s00374-017-1244-7)。   作......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710/t20171010_441083.html    发布时间:2017.10.10 08:44:00
  5. 给海洋做“三维彩色B超”

    的局部异常海水。当其温度与周围海水温度相似时,称之为冷泉,反之则为热泉。由冷泉与周围的海水、菌席、管状蠕虫、双壳生物、甲烷氧化古细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等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物作用,这种作用及产物被称为冷泉系统。冷泉系统又称海底甲烷渗漏系统。因此,冷泉的存在往......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708/t20170816_437661.html    发布时间:2017.08.16 10:52:00
  6. 可燃冰开发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其上几百米厚的沉积物层和1000多米深的海水才有可能泄露到大气中,而在这漫长的运移的过程中,甲烷会被大量的化学自养生物群落所吞噬,如细菌席、深海双壳类(包括贻贝、蛤类、管蠕虫、冰蠕虫)等,甚至被海水氧化分解,几乎难以逃入距离海底500米以上的海水范围内,更别说进入大气......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07/t20170705_434404.html    发布时间:2017.07.05 09:38:00
  7. 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对岩溶水体有机碳的贡献得到证实

    究员等在广西桂林毛村地下河江流域和桂林五里峡水库,利用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结合传统水化学特征,首次揭示了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对岩溶水体有机碳的贡献。相关成果分别发布于《岩矿测试》和《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上。   传统观点认为:岩溶水生植物光合固定溶......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705/t20170518_429823.html    发布时间:2017.05.18 08:38:00
  8. 生物浸出技术矿山工业化应用难题攻克

      中国地调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针对生物浸出技术在矿山工业化应用过程中细菌放大培养难的问题,研发的浸矿细菌放大培养反应器,近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生物浸出技术是选冶领域发展最快的一项新技术,具有能处理低品位复杂矿石、经济安全和低碳环保等优势,拥有广阔的工......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99955.html    发布时间:2015.05.28 09:18:38
  9. 二氧化碳固定细菌在岩溶碳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动力学研究室研究员李强的研究团队发现:岩溶土壤二氧化碳固定细菌具有显著的固碳效果,其固碳能力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弱;二氧化碳固定细菌的存在还使表层岩溶带具有“胎盘效应”,将土壤二氧化碳与水体溶解无机碳之间的13C差值始终稳......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98591.html    发布时间:2015.06.17 15:59:45
  10. 石油的成因

    下,有机质逐步向油气转化。有机质向油气转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从地表至1500米深处,温度介于10℃~60℃,以细菌活动为主,相当于炭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以乏氧的生物化学降解为生气机制,类似“沼气”,以甲烷为主。大部分有机质是以干酪根形式存在......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603/t20160309_298907.html    发布时间:2015.07.16 08: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