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质人,终其一生可能都无法找到大矿。一个大矿的发现,往往是实力与运气碰撞的结果。云南中重稀土矿的发现,用王学求的话来说,亦是如此。 起初,人们不太相信在云南能找到中重稀土矿。 自1969年我国在江西龙南足洞首次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以来,对于中重稀土矿......
群众生活救助工作。 中央气象台提醒,此次台风带来的阵风强度非常大,最大强度可达11到12级,要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同时,应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公众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
助推“十四五”矿种资源量目标任务完成。 会上,毛景文、侯增谦、唐菊兴院士分别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践与思考》《大陆碰撞与克拉通破坏:成矿作用与找矿实践》《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铜矿找矿进展》为题作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以《建实建强三级技术体系,支......
代表磁场比较强,越向蓝色演变,说明磁场越弱。”熊盛青讲解道,“这片‘红得发紫’的区域就是鞍山铁矿,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这条带是板块碰撞区域,磁场也明显更强。” 这是由熊盛青主编出版的《中国及毗邻海区航磁系列图》中的一种,是我国首次陆海统编、种类最多、精度最高的......
格架与廊带地质调查取得重要进展,修正了大兴安岭南段地壳构造单元划分,提出 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在西拉木伦河附近识别出三叠纪与碰撞相关的花岗岩,进一步限定西伯利亚和中朝古陆的 碰撞造山过程。 (4)在东天山和北山发现一系列前寒武纪岩石(0.9 Ga和1.4 Ga),揭示出中亚造......
思路和找矿发现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以往认为,成矿作用大都发生在板块边缘,与板块边缘造山密不可分,如洋—陆俯冲造山、陆—陆碰撞造山,而对于大陆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及深部动力学机制却鲜有了解。”吕庆田和他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发现了独特的地壳和......
年梦想与追求的神圣殿堂。 百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现代科学技术无从说起。但是,随着近代“西学东渐”,学用结合,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为地质学的传入提供了契机,走出“脱胎换骨”第一步的是地质调查所。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知识分子海外归来,积极投身地质学及相关学......
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 其中,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侯增谦院士、杨志明研究员、张洪瑞研究员等完成的项目“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理论”荣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碰撞型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成果简介 斑岩铜矿是全球最重要的、业界最关......
面取得了系列进展。 冈底斯-喜马拉雅带构造样式解析及构造模型建立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题综合研究,创建了喜马拉雅碰撞造山带“侏罗山式”褶皱模型,新识别出构造热穹隆;认为早期碰撞造山(50Ma~35Ma)形成与大规模逆冲推覆作用有关的侏罗山式褶冲构造样式,......
高地质环境监测能力。”地质环境监测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马军态度坚决。 “平日里,三个单位业务工作紧密联系,需要坐在一起互相交流碰撞思想。此次学习研讨活动,既有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又深入研讨重点业务问题,创新工作思路。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