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作协同,实现信息共享。 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商国家公园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跨省域国家公园建设重大事项。 第七条 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建立健全国家公园标准体系,依法组织制定并适时修订国家公......
以水定绿,着力攻关选育耐寒、耐旱、耐盐碱草种和树种,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沙则沙、宜荒则荒。第四个是全区域协同联动,开展了跨省域、跨地市联防联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两年来累计实施的项目有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三大标志性战役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东部......
字逐渐活了起来,优秀地质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领略山河壮美,见证地质沧桑。发挥地质作用,协同推进省域文化和旅游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地地勘队伍纷纷结合省情和地域特色,立足核心资源,做足“地质+”文章,充分利用旅游地学研究、地质遗迹调查......
的“地质+特色农业”的“造血式”扶贫新模式,支撑精准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成效显著。2008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含原国土资源部)启动了以省域为单元的全国地质遗迹摸底调查,共查明在省域及以上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地质遗迹点7268处。自然资源部(含原国土资源部)还将基础地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为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工作,根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国办发〔2018〕16号)规定,我部制定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实施办法》。现予印发,请遵......
作用。近年来,为支持扶贫开发,增减挂钩政策先后两次拓展范围,从允许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到省级贫困县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内流转使用,成为解决脱贫攻坚资金难题的重要渠道,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均衡发展。 今年3月,国......
满足青海、甘肃两省项目组住宿餐饮、车辆装备、安全培训、应急救援、全时监管等需求,支撑保障可可西里湖-扎陵湖一线以北青海全境和甘肃省域地质调查项目开展,计划8月中旬全面建成使用。 此次野外综合保障基地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精神、助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实......
了一系列文件和一揽子政策举措,明确了科学推进村庄规划编制管理,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保障,改进耕地保护措施,完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政策,盘活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支持政策。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农民居住、乡村基础设......
报告提出地质调查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准的支撑服务,对此我深有同感。贵州是岩溶石山地区,在省厅的指导下,前两年我们完成了1∶25万省域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这项工作非常好,不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基建等各个方面,运用范围相当广。下一步,我们将这一成果服务生态文......
攻坚资金来源。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自2016年以来,允许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以及省级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2018年以来,允许“三区三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由国家统筹跨省域调剂使用。通过实施跨区域的增减挂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