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机制,发表了我国第一批大地热流数据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板块构造观点,讨论了西藏高原现代强烈水热活动的机制,首次提出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概念性模式;用流体力学方法,探讨了海底扩张的驱动机制,大陆岩石圈的热模式和地馒热柱上涌等问题。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地热研究......
我国高温地热资源处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夹持地带,属全球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藏、滇地热带,台湾地热带的大屯火山群及中央山脉地区,海南琼北、吉林长白山天池以及黑龙江五大连池。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分布于东南沿海和胶辽半岛地热带以及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