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发现地球化学样品中大量存在<5μm的超微细金(亚微米-纳米金)。实验证实,超微细金具有极强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动性,可以在水系中长距离迁移,形成大规模区域地球化学异常。 主持开展中蒙合作1∶100万地球化学填图,覆盖面积达130万平方千米,制作了......
深部探测专项在探索实验地壳现今活动性监测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2014年7月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SinoProbe-06“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实验研究”下属的两个课题——“重要地区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及构造应力场综合研究”(SinoProbe-06-03)和“原地应力测试技术方法试验研究”(......
需求,紧密地与矿产资源勘查、自然灾害预警相结合;综合了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学等多学科,融合了深部结构探测、物质组分探测、地球活动性探测、大陆科学钻探和地球动力学模拟等多种技术方法,同时启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探测仪器和装置,对全面推动地球科学各学科共同发展至关重......
京广沿线、长江沿线重点城市环境地质调查。 ■关中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开展大西安地区1∶5万环境地质调查、关中天水经济区主要断裂活动性及灾害效应调查、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综合调查。 ■泛珠三角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开展珠江—西江经济带1∶25万地质环境调查,编制地......
功研制我国第一套大型深海ROV系统——“海马”号。2015年3月,“海马”号在南海水合物资源探查应用中首战告捷,发现了我国海域第一个巨型活动性冷泉——“海马冷泉”。同年6月,“海马”号作为我国第一台应用于西太平洋海山区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的深海遥控潜水器,显示出强大的探查作业......
几何展布,研究了断裂的运动速率和强地震复发周期,总结出青藏高原不同块体的地质、地貌、断裂组合和地震活动特征,提升了对青藏高原强震活动性、活动规律的认识,在汶川地震机制及破裂过程、青藏高原大型断裂带构造变形与活动历史、主要断裂带强地震复发周期和动力学过程等方面取得......
5年,我国科学家开始围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展开工作。当年3月,用中国自主研制的“海马”号4500米级非载人遥控潜水器,首次发现了海底巨型活动性“冷泉”,并在冷泉区使用重力取样获得天然气水合物样品。 2016年6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工程技术中心”在广州正式挂......
裂、贺兰山山前断裂、黄河断裂、渭河断裂及狼山山前断裂、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等一系列重要活动断裂进行了精确定位与精确定时,确定了断层的活动性与活动周期,对地震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的基岩区和覆盖区两套填图方法体系及填图指南解决了新时期填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感识别,覆盖黄河上游、四川强震区、藏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三峡库区五类典型地灾分布区,面积118万平方千米。 “此次识别聚焦大型活动性灾害隐患,以滑坡、不稳定斜坡为主,兼顾泥石流、崩塌等其他类型。同时,以人为本,突出对村庄、集镇等人口聚集地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威胁严......
市主城区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查明了城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圈定了不良地质体淤泥质土的范围,获取了断裂的空间位置并评价了断裂活动性。 项目组在对1810个钻孔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真实有效的地质数据支撑;建立牡丹江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