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科技中青年人才,带动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发展。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就国际杰青计划进行推介。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主席汪发武教授,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国际地球化学学会会士程海教授,分别围绕气候变化下的岩溶区防灾减灾、岩溶记录与气候变化做主旨报告。来自斯洛文尼......
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于9月29日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卫星,我国科学家成功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墨子号”圆满实现了三大既定科学目标,用潘建伟的话说,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终于“从理想王国......
...
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将共同为探索宇宙奥秘、增进对火星演化的认知、了解生命起源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
深化人文交流,推动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更多造福各国人民。 各国领导人纷纷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新春快乐,牛年吉祥。 奥地利、白俄罗斯、欧盟、瑞士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观察员代表出席峰会。 峰会发表了《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北京活动计划》和《中国-......
持和援助。我们将继续这样做,同国际社会一道战胜这场疫情。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应约分别同欧盟轮值主席国克罗地亚总理普连科维奇、奥地利总理库尔茨通电话。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通报,随着境外病例输入,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已连续7日上升,3月26日相......
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中国、奥地利、巴西、俄罗斯、泰国、波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自2016年11月“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正......
溶在区域差异、垂向上分带、时代分期上的发育特征,为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和直属单位,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地勘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奥地利、巴西、俄罗斯、泰国、波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区域差异、垂向上分带、时代分期上的发育特征,为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和地热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部室和直属单位,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地勘单位的代表,以及来自奥地利、巴西、俄罗斯、泰国、波兰、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