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已达162种。在海洋科技方面,1964年海洋局成立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新建一批海洋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并很快实现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战略目标。在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方面,最让国人骄傲的是我们自主测定了珠峰高程为8848.13米,改写了英国人对珠峰的测绘纪录......
已有耳闻,痛快地答应了这个主动请缨的年轻人。 这一去就是5年。杨经绥在人烟稀少的高原,从事东、西昆仑蛇绿岩研究,探索曾经浩瀚的大洋,如今成为莽莽昆仑山的地质构造背景。在旁人看来艰苦而寂寥的工作,杨经绥却说“干得很过瘾”。是啊,昆仑山口、帕米尔、红其拉甫、阿里......
颗粒,中粗粒或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呈块状产出,年龄在8亿年左右,重量比普通岩石重,总体上呈南北向的串珠状分布。榴辉岩的前身是8亿年前大洋里面火山喷发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推测在4.7亿年前钻入地下100多千米的地幔里,经过“高压-超高压”熔炉的锻造,变成了现在的榴辉岩。榴辉岩......
北邯邢地区沉睡地下多年的数亿吨高品位铁矿将得到开发利用。 ★“海洋六号”首航科考成果获优秀:3月,“海洋六号”首航科考成果中国大洋23航次报告通过验收,并获评优秀。 ★酉阳东页岩气区块第一口参数井开钻:4月,渝东南酉阳东页岩气区块第一口参数井正式开钻。标志着重......
...
6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海洋六号调查船远程生产调度现场会,利用卫星通讯系统,以视频方式对广州海洋局在太平洋执行深海资源调查和大洋任务的“海洋六号”的工作情况及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一线作业人员进行慰问。中国地调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
洋六号”科考船和远洋调查研究团队秉持“科学、责任、和谐、进取”的科考精神,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不断开拓新领域,探寻深海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先后执行了10个航次的科学考察,总航程20万公里,历时近1000天,近600人次参加,谱写出中国远洋科学考察和深海资源调查的宏......
记者从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执行中国大洋23航次科学考察的海洋六号船6月28日从广州出发,穿越中国南海、菲律宾海,7月10日,海洋六号船已穿越了日期变更线,驶入西半球,已于7月15日左右抵达调查海区,正式开展科学考察工作。我们不仅追问,中国海洋科考船为什么要行......
整整一个月之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在广州南沙完成采集。 当日10时许,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前,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联、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共同点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