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青藏高原强地震应急调查,确定了阿尔金、东昆仑、龙门山、鲜水河等青藏高原主要断裂带的几何展布,研究了断裂的运动速率和强地震复发周期,总结出青藏高原不同块体的地质、地貌、断裂组合和地震活动特征,提升了对青藏高原强震活动性、活动规律的认识,在汶川地震机制及破......
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大陆动力学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他在青藏高原大型断裂带的形成时代、变形作用、构造演化以及强地震复发行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并对青藏高原北部形成和扩展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方面作出了贡献。 通过对汶川地震的深入研究,......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余震频繁的特殊时段,根据汶川特大地震国务院专家组的建议,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科技部决定在汶川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及前缘“安县-灌县”断裂旁侧快速施工科学钻探,以期通过对岩芯、岩屑和流体进行多学科观测、测试和......
应力扰动非常明显,后续要多关注这种应力调整是否会引发更多的地震。此前有报道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喜马拉雅地震带已进入7级以上地震的复发周期。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这个地区很多地方的地震都是双震型的,就是几年以内可能引起震级相当的另一次地震。“说喜马拉雅地震带已经进入......
的关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下设课题“地震断裂带的破裂结构、构造演化及大地震复发周期”2009—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汶川科钻岩心中的地震断裂作用研究”(2014—2018年)和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龙门山断裂带......
十度的温差,还有太多的不可预知……两年前,团队领军,地调院院长刘鸿飞乘车赴野外检查工作,一个大坑开过去,尾椎软组织损伤,至今不时复发。与更多的突发事件比起来,这只能算是小意外。 位于墨竹工卡县的驱龙特大型铜矿是团队的重大成果之一,探明储量1036万吨,亚洲第一。......
将来不发生滑坡,只要具有易发滑坡的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就存在相当高的成灾风险。这就是我们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强调的不仅要采用原地复发的“周期性”,而且也要采用异地新生的“相似性”的原理。 2 阅读提示:“群测群防”是非常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手段,......
括2010年玉树7.1级地震在内的大地震事件3次,但规模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这一发现将有利于深入了解和进一步约束玉树断裂带的全新世古地震复发特性。 3、通过地表活动断裂带调查发现,2010年玉树地震地表破裂主要覆盖了玉树断裂带的中段,而北西段和东南段都仍处于应变......
断裂附近实施4口科学群钻的基础上,开展地质构造、地震地质、岩石力学、化学物理、地震物理、流体作用和流变学等多学科研究,对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进行多学科观测和测试,揭示控制断裂作用及地震发生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综合地球物理测井、岩心以及通过主动震源地震成像和观......
家参加了会议。 王学龙副局长首先对各位专家对项目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由于汶川科钻项目主要任务是在汶川大地震和复发微地震的源区实施科学钻探,钻孔都位于断裂带上,钻遇的地层破碎严重,取心困难,已完成和正在实施的四口钻井都出现了钻井事故,严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