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体系,要发挥好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作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为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空间支撑和基础保障。 一是牵头编制完成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全国国......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地区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浪潮,产业转移升级、生态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重大工程建设等,都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在开展地质调查、评价和成果应用的全过程中,始终将科技创新贯穿其......
基础地质科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在国际上有重要地区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国地质调查工作为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油、气等能源需求持续增长;铁、铜、铝、钾盐等......
为重点,部署土地质量地质调查成果应用示范工程,建成3~4个特色和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五是在缺水区、贫困人口异地搬迁点和城镇人口集中区,部署水文地质调查,支撑解决缺水群众用水困难问题。2018年重点开展四川普格县、昭觉县,云南昭阳区、大关县、永善县、彝良县,......
下水资源的匮乏却一直制约着长春新区的发展。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调中心“长吉经济圈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组以问题为导向,对长春新区水文水资源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长春新区修编国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战略以及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
挖潜存量”的原则,引导工业、人口、住宅的集中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加快节地大纲和节地标准、全国小城镇基准地价动态监测规范研究和推广,强化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强度持续下降,继续开展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起......
全国国土变更调查成果,全国共有耕地12860.88万公顷、园地1961.09万公顷、林地28369.57万公顷、草地26321.57万公顷、湿地2351.98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610.3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042.9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626.48万公顷。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已发现173种矿产。 ......
有序实施 深化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发挥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在支撑城镇化快速发展、促进国土空间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近九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
到覆盖区一整套的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填补了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规范和技术要求的空白,初步形成重点成矿区带、能源盆地、重要经济区与新型城镇等不同地区技术指南,对推动我国的区调工作从山区走向平原、从单一服务资源型转向综合服务资源、环境及生态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破除......
重点成矿区带1∶5万“两个全覆盖”,海域1∶25万区调覆盖率70%,完成陆域8个大型能源盆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建设,完成重要经济区县级新型城镇所在地区的1∶5万区调,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地质理论创新,创建中国特色的陆块聚散与资源环境效应原创理论,实现区调大国到区调强国的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