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块最终拼合时代为晚泥盆世。 ——地层古生物研究有多项发现。提出“全球中元古界底界年龄值1700百万年”的方案建议;初步提出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方案;贵州铜仁首次发现似Kulingia碳膜化石;在革吉县文布当桑发现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汝阳巨型蜥脚类恐龙动物群填补......
尉犁地区发现新元古代沉积序列。 (2)发现塔北隆起及周缘碎屑岩锆石年龄在时空分布上呈规律性迁移:在同一时期(如拉伸纪、成冰纪和埃迪卡拉纪),从周缘到古隆起核部,新元古代锆石比例减少,而新太古代-古元古代锆石比例增加;在同一位置,从拉伸纪到埃迪卡拉纪,新元古代锆......
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分别是: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调查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首眼干热岩试验开发井(青海共和盆地)完井并成功试压裂、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中国大型锂矿成矿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准噶尔盆地砂岩型铀矿预测技术新进展、钨矿稀土矿等矿产成矿理论......
子地台东南部,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泰康运动)”以及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加里东运动)”造成了巨大的海陆变迁:一是震旦纪(埃迪卡拉纪)至中奥陶世为一个从北西向南东从浅水台地逐渐加深至深水盆地的古地理格局,在震旦纪早期的陡山沱组沉积期以及寒武纪早期的牛蹄塘......
浅水相牙形刺生物地层格架及其全球对比、北秦岭枣园岩体的岩石成因及其对I型花岗岩成分多样性的指示意义、高度富Cl矿化斑岩体系高盐度水盐流体的直接出溶、华南峡东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灯影组界线附近地层对比研究。项目直接经费共计101万元,工作周期为2019-2021年。 ......
武纪大爆发”之谜是什么?这一直是各国科学家关注的话题。对此,《自然通讯》3日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为此提供了新的视角。 图为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过渡时期(5.51-5.15亿年)海洋碳、氮同位素综合曲线与重大生物事件关系图 中国地质科学院供图 7月3日,《自然通讯》(Nat......
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朱祥坤研究员课题组、南京大学凌洪飞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其他单位的合作研究论文“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折期海洋氧化-还原状态与动物演化的耦合关系(Coupling of ocean redox and animal evolution during the Ediacaran-Cam......
国内外研究该时期地球演化奥秘的经典地区之一。此前发现最古老的、大小可与高于庄组化石群相比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产自距今6亿年前后的埃迪卡拉纪地层中,而距今15亿年前后的“中元古代”地层中发现的真核生物,尤其是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化石甚少,因此许多人认为“中元古代”是以低......
前到了距今15.6亿年前。 据了解,该化石标本是迄今为止证据最充分、时代最古老(>1560百万年)、个体最巨大、属于高级古藻类植物的前埃迪卡拉纪(>635百万年)的宏观多细胞真核生物群化石。该化石由地调局天津中心朱士兴研究员和黄学光研究员于1997年首先发现,保存较好的标本......
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传明同志长期从事晚前寒武纪至寒武纪早期地球环境与生命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的年代学及成因机制、埃迪卡拉纪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获第九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和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现任国际地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