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工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建设、水利、交通等部门尽快查明地质灾害发生原因、影响范围等情况,提出应急治理措施,减轻和控制地质灾害灾情。 民政、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商务、公安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
本次尼泊尔地震发生原因。4月25日,尼泊尔旅游胜地博克拉发生8.1级左右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20千米,我国拉萨、日喀则等地震感明显。据了解,此次地震是尼泊尔80多年来遭遇的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协助搜救,同时地质专家们也从专业视角对造成此次强震的......
因尚需进一步专门勘查、鉴定。 根据初步调查和会商意见,建议当地政府组织有关地勘单位、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尽快查明事故发生原因,划定危险区域,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让受到影响而疏散的人员尽快得到妥善安置;要抓紧查清地面塌陷周边地下空洞隐患及分布情况,确定治......
境》首次提出了不良环境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的概念,并论述其禀赋特征与环境效应;结合喀斯特山区矿山实际,系统分析了贵州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生原因和形成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成因模式;通过相关学科的渗透、交叉与集成,分析了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制约以及对未来变化趋......
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国土资源部环境司的指导下,自2008年开始编制印发《全国地质灾害灾情通报》。“通报”的主要内容为全国地质灾害灾情、发生原因和成功防范情况。在地质灾害高发的汛期(4-9月),每月编制一期;在地质灾害低发的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季度编制一期,全年共编制8期。 ......
各级应急预案内容和能力。应急预案中的远程会商体系要与各省(区、市)特别是地质灾害多发省(区、市)进行联动,以便准确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提出及时快捷的预防和处置方案。通过模拟技术,把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模拟成像,提供给领导、专家和决策部门掌握。中国地质环......
动状况及城市发展规划。确定的地质灾害、水污染和地下水资源衰竭、不良地基等7种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符合区内实际,并对此问题的存在现状、发生原因和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城市地下水资源的特点,首次成成都等10个城市确定了33处地下水应急(或后备)水源地,为地方政府选择应急水源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