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鸟类新种“甄氏甘肃鸟”;发现最古老的史前爬行动物产后亲代抚育行为化石记录。 ——编制完成一系列重要图件。编制完成1250万月球北极地区地质图(LQ-1)、150万月球第谷月坑区域地质图(编稿图)、1300万《中国及邻区地质图》、新一代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中国西部蛇绿岩构造......
7月30日至31日,《东南亚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北极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3个研究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李廷栋、胡见义、康玉柱、翟光明、童晓光、龚再升等组成的专家组评审。专家们认为,......
完好保存了大量的地球气候、环境、岩石圈演化、早期人类活动以及外太空诸多事件的精细记录。中国开展极地科学考察20多年来,考察队员从南北极地区采集了大量的地质、生物、冰心、陨石、湖泊海洋沉积物等实物标本和研究样品。为充分发挥其科学价值,提升中国极地科学整体研究水平,科技......
板块地壳和岩石圈三维结构图,编制了系列南极地质图;获取了全南极板块地壳和上地幔结构;填补了我国在高纬度寒冷海域的探测空白;编制了北极地区1∶500万系列地质图件等。 研讨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围绕运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极地地质、重视极地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推进多学科联合......
道是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最短航线,相比传统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航程。 根据2017年规划,俄罗斯政府将拨款1600亿卢布用于发展北极地区。俄北极开发事务研究专家列梅加表示,这也是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的组成部分,“俄方期待与中方伙伴一同将北极航道建成发展......
冰下山脉是泛非期碰撞缝合带的认识;回收了中国第一块南极陨石,共收集南极陨石784块;开辟了南极大陆冰下地质研究的新领域;初步开展了北极地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为未来我国利用北极油气资源、制定国家油气资源战略与能源外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团队在国际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造热事件识别、东冈瓦纳造山过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胡健民参加了2次南极科考,完成南极内陆格罗夫山1∶5万地质填图;刘建民完成的北极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与区域优选工作,为我国制定国家油气资源战略与能源外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徐刚参与完成的我国第一张1∶50万南极普里兹......
韩国、日本共六个国家或地区,中心与这些国家和地区有近二十年的合作基础。蒙古、俄罗斯、朝鲜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俄罗斯远东及北极地区能源及固体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开发程度较低,具有良好的合作前景,在国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下,构建“中国—东北亚地学研究中心”......
砷等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提供可靠的参照系统。 3.成果意义 (1)极地研究成果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水平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在争先开展南北极地区的探险和科学研究。我国极地标准物质的成功研制,为国际同行研究极地样品测试提供了可靠的参照标准,标志着极地土壤沉积物成分分析数据可溯......
中国地调局广海局李学杰等主编的《北极区域地质与油气资源》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在大量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概括了北极地区的基础地质和油气地质特征,包括北极自然地理概况、区域地质、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开发历史和现状、盆地地质构造特征、油气地质条件和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