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国土资源部在该乡成功实施了1000平方千米的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的实际情况,封山育林约300 平方千米,人工造林100平方千米,植被覆盖率由2001年10%提高到现在的70%,每年可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1万多立方米。结合土地整理、土壤改良和坡改梯水保工程,......
天然牧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比例实现四连增。2022年,造林任务首次实现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83.0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0.1万公顷,占全年造林面积的31.4%;种草改良面积321.4万公顷,其中,人工种草面积120.4万公顷,草原改良面积201.0万公顷。 服务......
保工程与生物工程有机结合综合治理水土漏失和石漠化,为西南岩溶地区耕地资源保护与利用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七是人工造林与植被自然修复结合,大力发展植物多样性和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群落。 充分利用大自然力量,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封育保护和自然生态修复。......
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2006-2015) 是以县为单位,共有451石漠化县纳入规划,涉及面积105.1万平方千米,主要实行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改良草地、人工种草、发展草食畜牧业、基本农田建设和配套水利水保设施“六大工程”。这一项目从2008年100个试点县算起,到2014年已经扩......
该地区的石漠化治理主要由林草植被建设、草食畜牧业发展建设和水利水保设施建设等部分组成。其中,林草植被建设主要开展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人工种草3项工程。2013~2014年,羊洞塘小流域实施封山育林43945亩,实施坡改梯720亩,建设配套水窖410个,受益面积1400亩。 第二站是......
修复 ——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以自然修复为主,加快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做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受损植被。 ——在岷江、嘉陵江、涪江上游地区和白龙江流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恢复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