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科技创新未来蓝图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夏泽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苏岚、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范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高翔、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主任彭轩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克罗地亚驻华使馆参赞Bisera Fabrio女士等20个国家的40多名驻华使节......
挥自身优势,加强摸清长三角地下空间资源家底,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和利用,赢得与会者的称赞和支持。 此次论坛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世界青年地......
6月29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主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第八期)”暨中科馆大讲堂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行。讲坛邀请中国科协第五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周坚鑫教授级高工作题为“海洋国土与海洋矿产资源开发”......
2017年1月18日,我国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圆满完成4个月的在轨测试后,正式交付使用。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彭承志等带领的团队宣布,利用“墨子号”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于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
全面推进国际合作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白星碧副司长,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许佳军处长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王小烈指出,近些年来我局积极整合全局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开展国际合作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青藏高原研究所丛志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侯通、南京大学惠鹤九、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杰、北京大学刘娟、西北大学龙晓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倪怀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苏本勋、上海大学汪福顺、南京大学王孝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怀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
与会院士、专家学者和生产科研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总结、提炼,并经大会讨论,形成了我国矿业科技发展的“鄂尔多斯共识”。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尚勇、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王波、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桂来保到会致辞。 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王显政做了轮值主席主题报告。......
委、有关单位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委员会负责人,地质科技界院士专家、能源资源企业和在京地质院校及中小学师生代表,李四光亲属和生前身边工作人员等共700多人参加会议。颁奖大会由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主持会议。 ......
”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刷新光量子信息的技术水平和“量子计算优越性”的世界纪录 ▲“九章三号”光量子计算原型机(局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供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功构建了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
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2021中关村论坛当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智慧·健康·碳中和”,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