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黄河源鄂陵湖-扎陵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支撑调查项目调查人员在野外调查时成功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鵟。 调查人员在玛多县黄河源保护区调查时发现一只受伤的大鵟被困于铁丝围栏上,迅速停车将其救下......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依托黄河源自然资源综合观测与监测评价项目,在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区建成高寒草地生态修复固定观测试验场并投入使用。 试验场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扎陵湖乡,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主......
称号的7个先进基层党组织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林场党总支、洋口国有林场党委、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党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党支部、祁连山水涵院西水森林生态站党支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黄河源园区国家公园管委会党委。 ......
调查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在重点生态区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在黄河源区,实施山水林田湖草冰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全面提升黄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 在黄土高原水......
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20469个站点基础上,2021年全国地下水测点数由6.7万个增加到7.6万个,监测面积由上年度的400万平方千米拓展到740万平方千米。 此次的监测范围涵盖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以及长江源区、黄河源区、羌塘内流河湖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等生态脆弱区和水源涵养区。 ......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碳汇项目组完成了黄河源区标准气象场与小型气象观测站建设。 西宁中心根据业务发展定位要求和三江源地区自然资源监测需要,在三江源地区部署自然资源多要素综合观测网。2022年,碳汇项目组在黄河源区......
”研学实践活动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原创科普微视频《黄河源生物记》荣获青海省科普微视频二等奖,并受邀参加颁奖仪式。 西宁中心始终以守护中华水塔、保护三江源为己任,立足自身人才装备优势,......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建设的三江源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碳汇动态观测站近日正式投入运行。 该站点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主要用于观测研究三江源黄河源区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水分收支动态变化,是西宁中心在三江源生态系统观测网络建设......
平及数据质量进行深入研讨和学术交流。 会议系统总结了西宁中心自2020年承担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任务以来在祁连山黑河流域、三江源黄河源玛多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任务的执行和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西宁中心2022年三江源(黄河源)和祁连山地区(黑河流域)自然资源综合观......
水质及动态变化,掌握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储存量及开发利用等状况。四是深化地下水区划和水平衡研究,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分析黄河源冻土区、河套平原和汾渭盆地、中游黄土高原区和岩溶区等水循环条件,研究地下水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合理确定地下水水位和水量双控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