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76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

    的地层构造和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记录,其中‌隆务河三叠纪深海相沉积地层剖面‌以清晰的演化序列成为国际学界研究古特提斯洋洋陆转换的“地质教科书”。园区内,罕见共存‌隆务峡超基性岩体‌、壮丽‌丹霞地貌‌及‌黄河景观‌,既是研究大地构造演化、洋陆转......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504/t20250411_784832.html    发布时间:2025.04.11 12:55:00
  2. 地质所“青藏高原北部羌塘古特提斯造山带形成和演化”荣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特提斯是显生宙期间存在于冈瓦纳和劳亚超大陆之间的全球性古大洋,是探讨大洋形成、演化及洋-陆转换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是当前固体地球科学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特提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是:青藏高原冈瓦纳和劳亚两个超大陆的界限在哪......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11/t20241104_775192.html    发布时间:2024.11.01 15:29:00
  3. 水环所在石油污染地下水环境研究中取得突破性发现

    作用获取能量,在缺氧条件下完成碳固定。   该发现改写了石油污染场地的碳循环模型,证实污染环境可能通过微生物固碳实现“碳源-碳汇”转换。研究指出,若进一步优化含水层微生物群落结构,或可开发“污染修复-碳封存”协同技术,为全球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新的科学路径。目前,团队......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3/t20250327_783545.html    发布时间:2025.03.27 10:58:00
  4. 中国自然资源报:“入地”之旅怎么走?他给出了答案

    深部矿产勘查来说,不仅需要突破精度、灵敏度更高的各种传感器技术,提升野外测量设备的稳定性,还要发展新的数据解释技术,把观测的数据转换为‘透视’地下的图像。”吕庆田说。   这一目标,在他带领深部探测专项第3项目组开展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探测试验时实现了。他们形成......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12/t20241202_777276.html    发布时间:2024.12.02 14:59:00
  5. 聚焦两会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向地矿行业透露出什么信号?

    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https://www.cgs.gov.cn/ddztt/jqthd/2025qglh/2025ddsy/202503/t20250307_782205.html    发布时间:2025.03.07 17:24:00
  6. 中亚造山带东南部晚古生代末期洋-陆转换以及陆壳聚合过程研究取得新认识

      近期,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在重建古亚洲洋构造域东部洋-陆转换以及东亚大陆北部陆壳聚合过程方面取得新认识,研究通过专题地质填图,查明了中亚造山带研究中争议较大的西拉木伦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构造变形特征;通过系统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蛇绿......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3/t20250305_781968.html    发布时间:2025.03.05 11:06:00
  7. 十年磨一剑,发现亚洲“锂腰带”

    一生根拔节于科研团队多年三稀金属矿产找矿实践“土壤”中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西南部扬子地台的西侧,随着古生代与中生代全球性构造转换时期峨眉地幔柱、塔里木地幔柱的强烈活动,来自地幔和从地壳中转移出来的稀有、稀土和稀散金属在三叠系沉积岩中被吸附;之后,三叠系物质重......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2/t20250206_780639.html    发布时间:2025.02.06 10:32:00
  8. 昆明中心在化验分析技术领域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云贵高原自然资源碳汇综合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典型地区自然资源碳汇调查综合研究、土壤碳组分零星分析测试服务等多个地调项目及科技成果转换中得到成功应用,累计完成样品分析测试400余件。未来,昆明中心将不断提升研发能力,持续探索检验检测技术,完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分析测试......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12/t20241217_778078.html    发布时间:2024.12.17 09:25:00
  9. 地质所提出一种通过碎屑锆石稀土元素判别构造背景的新方法

    土元素判别构造背景的新方法。   结果显示,rDz可以有效的反映构造环境的变化,即rDz值降低指示洋-陆俯冲向陆-陆碰撞或者地幔柱环境的转换,而rDz值降低则指示相反的构造转换过程(图1)。该方法对探索古老造山带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1 碎屑锆石铕异常和轻/重稀土......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12/t20241203_777313.html    发布时间:2024.11.29 16:23:00
  10. 聚力科技创新 勇毅砥砺前行 ——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首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顺利产出首批数据

    该站所在的呼伦贝尔地区是中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兼顾东北森林带与北方防沙带两大重要功能,区内黑土资源丰富,“三变”问题典型,三水转换频繁,水环境问题突出,是黑土地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的典型区域,开展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站作为自然......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11/t20241104_775194.html    发布时间:2024.11.03 12:5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