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粮食市场和流通的文章,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同脱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对接,在乡村......
了土壤中54种化学元素、指标含量,摸清了南疆绿洲区土壤“元素家底”,首次用数据证实博斯腾湖为“中国第一富硒湖”。相关成果为推进南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央地联动,织密南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网 谋定......
疆近21万平方公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首次全面摸清了南疆土壤的54种元素和指标数据,发现一条沿天山南麓横跨千公里的“硒腰带”,划定优质耕地90.81万亩,为推进南疆耕地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健康食品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绿洲区为重点......
化城市化的近两亿亩建设用地,满足了发展对土地的巨大需求;由此产生的土地出让金,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实现了住有所居的梦想。 在此基础上,维持农户的土地承包权,才能维护广......
科技日报武汉6月25日电 (记者吴叶凡)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25日,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现场,《中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发布。这项调查首次划定了黑土地“可量化边界”,为研究黑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
这项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工作,系统查清了我国东北典型黑土区地表基质资源“家底”,建立起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可为黑土地保护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后备资源拓展、碳储能力评估等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开创以“地表基质”为基础支撑耕地保护的新模式。 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
...
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现场发布了《中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成果》。 据介绍,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用3年时间完成了东北地区83个黑土地重点保......
专题研讨会,系统总结地质调查支撑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共谋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路径。 会议聚焦“守好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战略定位,形成三大共识:一是构建黑土地“地质档案+”保护体系,依托海伦黑土地关键带观测站,建立全要素动态监测网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