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陆相火山岩在青藏高原、天山-阿勒泰、大兴安岭、东南沿海等地区广泛分布,涵盖了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不同地质时期,经历多期俯冲碰撞作用,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重要潜力。 2023-2024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承担的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的活动大陆边缘岩浆活动,并引发了断陷盆地的构造反转及NE-SW断裂/剪切带的左行走滑剪切作用。这期挤压事件与西菲律宾微板块和华南大陆的碰撞作用相关。中-晚白垩世NW-SE伸展(107-87Ma)和随后的WNW-ESE挤压引发了第二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构造反转,与古太平洋板块不同的几何学俯冲有关;......
英调查工作,进一步验证了北秦岭、阿尔泰等地区高纯石英的找矿潜力。 4 青藏高原强震破裂与传播机制 地质调查项目“青藏高原碰撞作用区域地质调查”;国家基金重点项目“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破裂传播机制”;国家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鲜水河断裂带带运动学特征的时空变化及......
微板块经多期造山旋回拼合而成,岩石圈性质差异大且结构复杂。新生代期间,在西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两大全球最活跃的板块持续快速俯冲和碰撞作用下,许多古老造山带纷纷复活,发育了众多规模、性质和活动性等都不尽相同的板内活动断裂,造就了极为复杂的活动构造体系和陆内强震活动极......
度由北东向南西呈减弱趋势(图1)。 2. 新元古代-中生代,大巴山构造带经历了五阶段的构造-岩浆演化(图2)。中三叠世,华北、华南陆块的碰撞作用导致了北大巴山韧性剪切和双重推覆构造的形成;晚侏罗世,华北、华南陆块的持续陆-陆汇聚作用进一步奠定了北大巴山的构造格局,并导致南大......
斯构造域经历了特提斯大洋闭合引发的增生造山和新生代大陆汇聚导致的碰撞造山过程,如,西南三江经历了特提斯洋演化和印度—欧亚大陆斜向碰撞作用。西南三江地区新发现了原特提斯洋存在证据,界定了古特提主洋的空间分布和俯冲作用。 扬子板块和印支地块北段分界线位置备受争议,最......
队还主持完成了深地震反射剖面超过7000千米,为我国深反射地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藏高原是“打开地球奥秘的金钥匙”,是揭露大陆碰撞作用的“罗斯塔石”,深反射地震被认为是解决这个科学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之一。198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成立,高锐在李廷栋院士、陈......
青藏高原是特提斯洋盆多期扩张与消减以及其间的陆块、岛弧多期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具有长期、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拉萨地体作为青藏高原重要的组成之一,通常认为其起源于冈瓦纳大陆北缘,中生代由于新特提斯洋壳北向俯冲成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新生代与印度板块发生陆-陆碰......
科迪勒拉造山带为代表的增生造山带,地壳的生长与显著的新生弧岩浆作用有关;以特提斯造山带为代表的碰撞造山带,由于其强烈的大陆俯冲-碰撞作用,使得早期的新生的岩浆记录并不明显,因此,碰撞造山带的大陆地壳增长过程一直被认为主要与古老陆块的增生有关。近些年,在特提斯带中段的......
米测量飞行,假期累计完成4000测线千米工作量。 合肥盆地位于安徽省中部,夹持于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之间,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相互碰撞作用下形成的中、新生代山前陆相残留沉积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该项目本年度计划完成1:5万高精度航空重磁测量22000测线千米,通过对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