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装备,用2年~3年时间形成一套成熟的绿色勘查理论、方法、制度和标准。 绿色勘查诞生于青海,是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主动创新理念,赋予传统的矿产勘查以新的内涵,这是主要原因。而客观上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央的特别要求,又催生了......
经费60万元。该项目是地调局岩溶所继2015年后再获得一项广西人才资助项目。 项目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岩溶动力学理论以及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的岩溶碳循环新模式指导下,通过对广西典型岩溶区河流的对比研究,结合高分辨率监测数据和相关水化学、同位素数据,综合考虑大气圈、水圈、......
国际四大水科学期刊2000年到2009年10年间论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近5年论文的分析,得出了地下水污染与控制、水资源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热点。“一些新理念的提出,会推动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和发展。”他深有体会地说。 基层科技创新硕果累累,展示一线鲜......
球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研究、月面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月球区域地球化学与构造动力学演化模型研究、地球等离子体层特征及其与太阳风相互作用研究、月基光学天文研究”等5个方向展开研究。 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八台科学仪器陆续开展了“观天......
改善,仪器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此外,李强博士利用现代生物学手段探讨岩溶区土壤-植被系统的养分循环,岩溶区重金属污染土壤-植被的相互作用,并将岩溶动力系统同全球变化相结合,探讨碳酸岩盐-CO2-水生生物界面的气体吸收与释放机制。推动传统地质学拓展到现代地质生物学和生物......
不能幸免。反映全球变化的“地球临界(关键)带(CrItIca1Zone)”(2001年),指岩石圈浅部的近地表环境,与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交会并相互作用的异质性区带。美国已设10个观(监)测站(CZO),我国刚刚起步(宁波鄞州城市-城郊关键带,2016年)。 2.国土之泉(大江河源) ......
矿规律和金属巨量堆积过程,开辟新的找矿空间和深度,预测找矿战略新区,就必须深入理解地球深部过程,深刻揭示地球深部物质、结构和层圈相互作用,特别是深部物质-能量交换-传输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创建全新的成矿理论体系。 地球深部过程是指地球内部(从地壳到地核)壳-幔物质与......
所为Mooney教授颁发了聘书。聘任仪式结束后,双方进行了合作研究讨论。青岛海洋所青年科学家介绍了中-新生代中国东部海域构造特征及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苏鲁造山带(包括UHP岩石的研究)及其海上延伸的后碰撞构造演化,灵山岛软沉积变形及同沉积变形触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M......
泉水等子系统进行高分辨率、多要素的动态监测,揭示典型岩溶关键带碳循环的关键驱动因子与动力学机制,构建典型岩溶关键带水-岩-土-气-生相互作用岩溶碳循环模型,并开展中国-柬埔寨岩溶碳汇潜力评估,为建立基于关键带理论的岩溶碳循环研究框架提供有力支撑。 该项目将充分发挥主......
杂渗流体难以长时保持高导流能力等制约水合物试采产量的瓶颈问题,拟通过本次面上项目的研究,解决多重产气介质结构与渗流能力相应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复杂渗流体导流能力时空演化与增渗扩产调控机制两个科学问题,为水合物高效开采提供支撑。 高堋博士依托本次青年基金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