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中国-东盟海洋地学研究与减灾防灾倡议项目成功开启,中越、中柬海洋地学合作持续推进,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波兰什切青大学等开展环境、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研究合作,海洋地质“走出去”取得重要进展,我国海洋地质工作影响力逐步提升。......
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开展的《南海北部全新世以来环境演变研究》项目近日全面启动。日前,“海洋四号”科考船从广州海洋地质码头出发赴南海北部执行项目首个联合科考航次。 全新世是全球气候变暖和塑造地球表面现代自然环境的......
王宝才副局长和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所长签署海洋合作谅解备忘录 经部批准, 由副局长王宝才为团长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代表团一行五人于10月19日至31日访问了德国和法国,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签署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学合作谅......
金发为团长的中国地质调查局代表团一行六人于2014年7月8日至7月15日访问了德国和英国。访问期间,李金发副局长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所长U.Bathmann 教授签署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海洋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与英国国家海洋研究中心主任E......
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美国莫斯海洋实验室、美国华盛顿大学、英国女王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德国亥姆霍兹学会吉斯达赫研究中心、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德国汉堡大学、法国曼恩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国立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印度尼西亚布劳爪哇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
邀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Jörg maletz教授作题为《古生代笔石页岩中的页岩油气》学术报告。 报告围绕早古生代奥陶纪末-志留纪初期波罗的海台地相沉积序列,欧洲中部环冈瓦纳地层序列,以及北非、阿拉伯、叙利亚和约旦的“热页岩”等典型的富含有机质的笔石页岩地层最新研究进展......
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
和扩展对外合作,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水平,11月11-1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派出工作组,赴波兰什切青大学和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开展项目合作交流,并就推动双方合作项目召开交流研讨会议。 在波兰什切青大学,中波双方40余名代表就第二阶段合作项目“南......
ronika Kushlina女士一道,先后实地考察了湘鄂西典型的奥陶系剖面。10月29日,Andrei Dronov教授根据湘鄂西地区野外地质考察认识,并结合波罗的海周缘奥陶系最新研究成果,为武汉地调中心科技人员作了题为“奥陶纪扬子地台与波罗的海:相、沉积层序与海平面变化”的学术报告。Andrei D......
示高强度人类活动区海洋与陆地、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进而预测未来环境演变趋势,提出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由广州海洋局与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实施,2014年启动研究,本航次为双方展开的第二次联合科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