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重要决策部署,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实施以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为引领,以耕地保护与国土空间治理、地质找矿与灾害防治、海洋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修复、调查监测与时空信息“......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在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深化基础地质和极地地质调查研究等方面取得亮点成果,申报科技项目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为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放合作机制建立、业务规划实施、钻采技术准备、科技平台申报等各项重点任务。三是统筹推进海洋基础地质、油气地质、应用地质、大洋矿产与极地地质、生态地质和海洋地质信息化等六大支柱业务现代化建设。四是深化组织、人才、装备、经济、管理等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提升海洋地......
学 地质碳封存 1 0532-85716939 yuany010@126.com 13 胡高伟 海洋科学、光学工程或通信相关专业 海洋与极地监测 1 0532-85755826 hgw-623@163.com 14 地质工程 水合物开发 1 15 孙治雷 机械工程、机械类......
力支撑“梦想”号科学任务实施。 聚力发挥国际合作网络优势,打造深海探测国际合作新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开展大洋和极地科学考察工作,开展深海远洋调查研究,拓展海洋科技国际合作,为利用大洋和极地资源做好前期准备。探索深蓝、进军深海是无数海洋科技工作......
测、土地科技创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按照规划,我国在深海探测战略的实施上,当前的重点是要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及大洋极地科考领域尽快进入世界前列,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方面取得突破。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开发,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
000)”“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地质图(1∶25000)”等3幅地质图入选由自然资源部、新华社、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的“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展现了地质力学研究所南极地质调查工作为国家南极科学考察作出的重要贡献。 南极普里兹带地质图(1∶500000)由......
洲的通道。近年来,为推动我国深海运载技术发展、海洋环境和资源考察、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深潜器、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梦想号科学考察船等一批大国重器横空出世,为我国从海洋大国走向海洋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飞帆副秘书长幽默风趣......
河流域再深化一步才好。 “一路”以公海大洋为翼,从国土和准国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年)走向全球公土,即公海大洋、南北极地和国际海底。中国海受制于陆,纵长横瘦,宽幅狭窄,并不“海阔”天空。东部岛链如钳,如闭锁在第一岛链内就是“有海无洋”。建设海洋强国始......
坛,就丰富完善地球系统科学、自然资源理论体系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发展谋划;二是推进战略合作,采取联合基金等方式,在深地、深海、极地、“一带一路”等涉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关键领域,支持前沿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等协作研究;三是加强自然资源业务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