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亲自主持审定了三江源(12.31万平方公里)、东北虎豹(1.46万平方公里)、大熊猫(2.71万平方公里)、祁连山(5.02万平方公里)等4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要求保护这些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目的就是把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还给自然,把全国2%的国土......
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整合了原有120多个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得到大尺度、全要素提升。三江源国家公园“中华水塔”更加稳固;大熊猫国家公园实现了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完整统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野生虎豹数量由试点初期的27只、42只分别增长到70只和80只左右……同时,通......
单用三句话来概括重要的进展:第一,体制试点全面完成;第二,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第三,首批五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运行,这里包括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行整体保护,生态系统得到大尺......
科技日报武汉6月25日电 (记者吴叶凡)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25日,在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场活动现场,《中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成果》发布。这项调查首次划定了黑土地“可量化边界”,为研究黑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科......
基础调查部现场发布了《中国东北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地表基质调查成果》。 据介绍,黑土地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四大黑土区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中国地质调查局用3年时间完成了东北地区83个黑土地重点保护县(市、......
会,系统总结地质调查支撑乡村振兴实践成果,共谋新时代地质工作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路径。 会议聚焦“守好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战略定位,形成三大共识:一是构建黑土地“地质档案+”保护体系,依托海伦黑土地关键带观测站,建立全要素动态监测网络;二是打造富硒......
服务农业强国建设新路径。自然资源部乡村振兴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及地方政府代表参会。 会议聚焦守好用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战略定位,形成三大共识,一是构建黑土地“地质档案+”保护体系,依托海伦黑土地关键带观测站建立全要素动态监测网络;二是打造富硒产业......
麦里南部戈壁,可以看到一群似马非马、似驴非驴的有蹄类动物。这是普氏野马。它们三五成群,或觅食或奔跑。普氏野马有6000万年进化史,比大熊猫的历史还悠久,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上原有300多种野马中唯一幸存下来的物种,被称为“荒漠活化石”。 目前,全世界有......
护地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同时,本着统......
地保护意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地调中心”)沈阳—望奎两地联动,开展了以“发挥地学优势,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为主题的土地日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全国土地日的意义;二是科普黑土地相关知识,宣传黑土地对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