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分量之间的相关性约束的磁化强度矢量反演方法,获取更加精确的磁化强度矢量模型。该方法应用于青海,揭示了研究区磁性岩体的总磁化强度方向特征,为认识地质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质调查项目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同资助。 ......
兴;发表论文30篇,其中包括SCI10篇,申请专利1项,申获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022年度地质调查十大进展2项、国家基金委地质联合基金项目1项、自然资源部重点支撑找矿项目1项。 下一步,南京地调中心将进一步聚焦国家紧缺战略性矿产,在长江中下游及江南陆块南缘成矿带东段......
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他积极响应党中央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号召,激发科研潜力,释放创新活力,积极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并递交申请了多项专利。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作为地质调查队伍的普通一员,施山山不骄不奢,在 “三光荣”精神的感召下,在前......
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度集中接收申请项目的评审结果,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获批项目5项。 青岛海洋所本年获批基金项目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海洋天然气水合物、海岸带地质等优势业务方向。4项面上项目分别是“沉积物中水合物微观赋存特征及其电化学阻抗谱响应机......
化样式及变形特征(以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冀东地区、鞍-本地区等为研究重点)、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辽-吉造山带构造演化等。通过地质填图和基金项目工作的开展,近年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 团队赵辰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置身于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构造体制研究中。面对常年和爱人两地分居......
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培养,推动物化探事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11月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组织召开2022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 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裴军令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蒋子堃正高级工程师,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提出岩溶环境脆弱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入讨论。 项目执行期间,团队核心成员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一步深化了研究。未来,项目团队将重点建设东南亚岩溶资源数据库,持续为全球岩溶环境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为岩溶地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治......
2月2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舟山海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舟山野外站”)开放基金项目验收会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顺利举行。来自全国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17项开放基金项目成果进行总结评审。经专家组综合评议,舟山野外站首批开放基......
为我国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持,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贡献智慧。 据悉,该项目是长沙中心转制改革以来首个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现了“国”字头基金从“0”到“1”的突破。下一步,长沙中心将依托自有与共建野外观测台站,深入开展自然资源和生态地质领域研究,力争......
的地质灾害风险。如何揭示长三角深层地下空间开发致灾机制,实现地质灾害的精准预测和预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科技问题。获批地质联合基金项目旨在揭示长三角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灾害孕育机制,研发分布式渗流微振动-变形多参数感知技术,构建地灾预警判据与预警模型,为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