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他踏遍奉节县高山峡谷,将身影留在大大小小的灾害隐患点! 2012年5月31日凌晨,曾家棚滑坡前缘、黄莲树滑坡前缘出现大面积强烈变形,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生命安全,情况非常危急。李厚芝和他的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变形区域现场踏勘,准确判断后立即报......
合于新元古界富锰变质地层之上,在底砾岩之下、变质地层之上发现1层钢灰色富硬锰矿,厚约20厘米。 初步查明工作区北东向韧脆性剪切变形带呈“网结状”多期活动的结构特征,在万年隆起区新发现北东向韧性剪切带未切割石炭纪岩层的地质依据,在萍乐坳陷区与万年隆起区边界发现......
-新生代中国东部海域构造特征及海陆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苏鲁造山带(包括UHP岩石的研究)及其海上延伸的后碰撞构造演化,灵山岛软沉积变形及同沉积变形触发机制的研究进展。 Mooney教授认真听取了报告,他表示青岛海洋所在东部海域构造地质研究方面获取了大量、高质量的数据......
他 24岁开启地质人生 在四处找矿中 提出 “大冶式铁矿 为广义矽卡岩型矿床”的概念 总结了 锰磷矿层变质变形规律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矿床地质学家 裴荣富 20世纪60-70年代 他多次率队援外 在巴基斯坦找到赤铁矿 为苏丹探明铬......
项目负责人,结合沉积学、低温热年代学以及地球物理等方法,主要从事基于构造地质填图的科学研究,其研究领域包括青藏高原北缘中、新生代变形与沉积过程,中亚造山带中东段地块构造属性与陆内变形,华南地区造山带与基底变质和变形,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变形机制与特征以及中国大陆中......
的填绘,详细表达了岩性岩相及各类蚀变,结合断层发育的数值模拟结果对断裂构造进行了分级表达,客观科学地展现了多个构造层的物质组成和变形特征。为探索区域地质调查的范式变革,团队还利用图幅岩矿鉴定成果,开发了粒度智能分析软件并投入使用。在查明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图......
业委员会委员、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黄雨长期从事重大工程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防治研究,揭示了地震触发土体大变形流动的时空演化规律与致灾机制,构建了相关高性能计算模型,较好实现了灾害全过程的模拟与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
能传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构建专群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展重点针对地表变形与降雨等关键指标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显得尤为及时和必要。《地质灾害专群结合监测预警技术指南》等两部技术要求可指导和规范崩......
”号正式入列,揭示南极冰盖驱动全球气候重大转型的机制,科技创新引领我国锂稀土等战略新兴矿产取得找矿新突破,青藏高原中部非均匀地壳变形演化及其大型断裂带的控制作用,新构造流体耦合成矿原创理论指导发现泾川超大型铀矿,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理论技术重大创新和资源突破,华......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出站人员;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SCI或EI论文(含国际SCI检索论文1篇);同等条件下有从事褶皱冲断带、低角度拆离带变形解析和短周期密集台阵布设及数据采集经历的优先 张宇 4 专业技术岗14 构造地质学(070904)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