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元素测试数据并结合浅地层和多波束测量资料,在中印度洋海盆初步推断划出两个富稀土沉积区域。 2014年,中国大洋30航次科考队曾在中印度洋海域获取一根长1.4米长的沉积柱样,经过实验室精细测量,结果表明中印度洋海盆局部区域内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较为富集,具有成矿潜力。本航段的重......
其中,“海洋地质八号”船海上作业时间达176天,是上半年海上作业时间最长的调查船;同样执行跨年度调查任务的“海洋地质十号”船首次赴印度洋海域开展了四个多月的海上调查取得多项重要成果;“海洋六号”船通过开放共享航次搭载了国内18家涉海机构完成20余项科考任务,并按计划执行了两......
十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新一代高精度具有钻探功能的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自2017年12月入列广州海洋局以来,先后在我国南海海域和印度洋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及海底钻探等多手段综合调查,累计海上作业262天,总航程达5.7万公里,高效完成12个航次调查任务,已成为我国开......
并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署了为期15年的勘探合同,享有了国际海底矿产资源的勘探权。从2001年至今,国际海底管理局已在太平洋、大西洋中部和印度洋海域发放了28个不同的矿产勘探许可,申请主体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勘探区块面积达到120万平方千米。 根据合同规定,勘探工作计划期满后,......
胜利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考察期间,还完成对俄罗斯籍遇险客轮乘客的成功救援,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荣誉。在考察队返航途中,还参与了在南印度洋海域马航失联客机的搜寻行动。 张高丽强调,做好极地科学考察研究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利于争取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现建设海洋......
近日,我国第 20航次大洋科学考察队首次在西南印度洋海域深海洋中脊成功发现一个非活动的海底热液区。 该区域海水深度在 1800米左右,海底表层赋存大量死亡生物沉积而成的双壳角质层。科考队在该区域已成功取得多个“烟囱”样品,以及大量多金属硫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