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在越南境内系统采集了水质样品8份,鉴定浮游植物7门134种、浮游动物23种,发现跨界地下河2处、河流5条。研究团队联合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等7国学者,完成了东南亚迄今最为系统的岩溶水环境分类研究,划分出高原型、山地型、平原型及岛屿型四类岩溶系统,并总结了各类型环境治理......
11月18日至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地调中心”)随自然资源部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参加了“第17届东盟+3矿业磋商会”。 “第17届东盟+3矿业磋商会”包括在东盟+3合作机制下的年度矿业领域高官会议“第24届东盟矿业高官会及其相关会议”之中。“......
...
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广州海洋局等国内海洋科研单位,联合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地质专业机构,开展了编图技术攻关和综合研究,实现了多源数据融合、海陆衔接平衡、多地质要素表达与综合成图,获得了统一标准......
作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 四、推进“一带一路”地质工作,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2005年以来,武汉中心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印度尼西亚、摩洛哥等10多个国家开展了20多个境外地质合作项目,取得系列地质成果,并建立了良好国际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了“中国-西非北非地学合作研......
应印度尼西亚地调局长邀请和资助,局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团于2013年6月24-29日赴印度尼西亚参加了东盟矿产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培训研讨班,完成了对东盟矿产数据库信息系统所需求的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制订的地学信息元数据标准CCOP-S01与软件系统CCOP-GIM......
千米硫化物矿区,2013年在西北太平洋又获3000平方千米富钻结壳矿区。 6)2010年比选宜于我国开发国际土地资源的10个国家:亚洲6个(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跨亚-欧洲1个(俄罗斯),南美洲2个(巴西、阿根廷),非洲1个(尼日利亚)。其分为4类:一是耕地开......
首位。贵广高铁工程喜获菲迪克杰出奖,石太高铁太行山超长隧道群、广深港高铁狮子洋隧道工程获优秀奖。高铁技术“走出去”一波三折后,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隆高铁)、老挝(昆明-万象准高铁)、伊朗(德黑兰-马什哈德高铁)开工建设,正创建“一带”的新样式。三是跨境电商运营,互联......
截至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与全球5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组织全国60余家单位近千名科研人员,与蒙古、塔吉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阿根廷等31个国家合作开展了1∶100万~1∶5万地质地球化学填图,成矿地质背景对比和成矿规律研究与合作编图,编制完成了全球......
域的合作研究,共同实现岩溶科技创新发展,共同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来自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学者共同签署倡议书。 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中国-斯洛文尼亚岩溶地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分别向外籍专家颁发聘书,希望通过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