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影响。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交流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实践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领导专家,分别围绕“岩溶生态修复理......
域土壤侵蚀强度及时空分布特征,预测了未来水土流失发展趋势,为昌化江流域实施环境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热带-亚热带地区和其他强降水地区土壤侵蚀的研究。 研究区域概览图 昌化江流域位于海南岛西北部,是海南岛第二大河流。流域内地貌复杂多样,......
县实现梯田化,为旱作农业创造了基础平台。覆盖22.8万平方千米国土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针对亚热带岩溶地貌背景下石质荒漠化实施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的综合防治与修复,石漠化扩张势头有所遏制。 2)一次能源......
胁程度双高)之一。从藏东南(喜马拉雅山脉)到川滇西(横断山脉)到青甘南(昆仑山脉、阿尼玛卿山)生态过渡带,跨第一、第二台阶,处于亚热带和局部热带,生物生产力和环境异质性高,以占陆地国土1/10的面积拥有12000种高等植物和占全国一半的鸟类和哺乳动物,因地形复杂成为冰期避......
壤氮循环与气候和植物之间的关系,提出应根据土壤氮转化特点和作物氮素吸收特性合理施用氮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莫江明研究员做了“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与适应”报告,系统阐述了氮沉降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固氮效应和水分的影响。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级。专业方向:岩溶地貌与景观评价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或基础地质问题情况 2016年首次发现了汉中天坑群,将天坑发育的纬度推到了北亚热带北端,完善了天坑理论体系。制定岩溶洞穴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规范,指导我国岩溶洞穴调查。率先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进行溶洞调查,确定了4处溶洞......
研发专项项目“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参加单位为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周期为4.5年。 课题主要针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关键带水-土-植被结构配置失调导致的季节性生态缺水及当前水资源有......
潘建伟的话说,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通信,终于“从理想王国走到了现实王国”。 9.中科院推出高产水稻新种质 由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于2017年10月16日宣布,历经十余年研究,团队日前培育出超高产优质“巨型稻”:株高可达2.......
硬性脆,容易在构造、重力、卸荷作用下破裂,产生大量节理裂隙,岩体被切割成孤立的岩块,裂隙一般无充填或少充填;峰林岩溶区地处湿热的亚热带气候,植物生长茂盛,裂隙的存在为植物根系的生长提供了空间,根劈作用是山体危岩崩塌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峰林岩溶区还有一个重要的危岩......
—2010)”、广西科技项目和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资源与环境科学创新团队等资助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的科技人员经多次研讨而合著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