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稳妥有序推进地质灾害隐患高危区域群众避险搬迁工作,做好源头治理。要加强成果凝练总结和提升,科学编制《三峡库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深化共商共享共治机制,推动形成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围绕2025年三峡库区地质......
作交流发言,详细介绍了本省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以及数据质量管控做法、存在问题与建议。 会议强调,地质灾害数据库是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重大工作部署的重要依据,其应用贯穿于防灾减灾日常管理方方面面,十分重要。各地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数据库建设,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规划布局的依据;恢复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落实相关措施和责任,提高监测和预警能力;按期完成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高度重视和开展以地震灾区和南方为重点的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2006〕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治工作中的违法行为都有权检举和控告。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二章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第十条 国家实行地质灾害调查制度。 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水利、铁路、交通等部门结合地质环境状况组织开展......
亡。2003年~2012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9348起,避免37.1万人死亡。同时,加强法规规章体系建设,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预案和防治规划体系。加强防治管理工作,形成了年初趋势研判、汛前动员部署、汛期预警预报、重点时段监督指导、经常性演练培训、及时应急处置等一套成熟有......
安徽省政府近日批准实施的《安徽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安徽将对突发性高、危险性大或潜在危害性大的地灾隐患区居民组织搬迁避让,计划搬迁避让368处,涉及5902户、31317人;完成180处地灾危险点工程治理任务。 《规划》明确,“十二五......
统一、分级负责的政府责任体系,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参与的防治管理机制。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组织编制好“十四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计划和应急预案,统筹协调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加强风险源头管控与综合治......
勘测规划院等9家双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承担。项目聚焦我国南方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动态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将直接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多级预警与响应联动、国土空间规划与布局优化等方面,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崔鹏院士、彭建兵院士,中国工程......
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分别减少24.3%和61.5%。 成果背后,是国土资源部门着力提高地灾应急管理能力的探索。2012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相继出台,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运行一年,多次通过部省联动方式开展应急技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