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聚集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科技力量,聚焦全球深海极地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重大科学问题,推动我国东部海域、印度洋、西太平洋以及北极海区钻探工作,积极参与南海、花东海盆以及其他国际海区钻探任务,有力支撑“梦想”号大洋钻探科技中心运行,服务全球科技工作者......
2023年8月17日上午8时30分,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船缓缓驶入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顺利完成2023年度西太平洋航次首航任务。青岛海地所领导班子和部分职工前往码头迎接“海洋地质九号”船凯旋归来。 “海洋地质九号”船6月9日从青岛出发,历时70天......
24日至28日举行的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分委会第37次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海洋所”)获得西太平洋一处重要海丘群的命名权,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稚子海丘群”,这是青岛海洋所首次获得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权。 “稚子”在汉语中表示孩童......
边缘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边缘海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统一了中国海域中—新生代地层格架,完善了中国海域地貌分类体系。这些新认识推动了西太平洋边缘海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 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还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找矿靶区。据了解,这次调查......
大洋,以洋补海。我国环球大洋科考(2005年)已12年,多批次发现海底“黑烟囱”、多金属硫化物丘和黑暗生态系统,成果丰硕;21世纪在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继获得4块、15万多平方千米国际海底专属矿区;进入万米时代的深渊科考后来居上,都加深对大洋公土的认识。“海权的代表是海洋贸......
的海上工作中,科考船“海洋六号”已经取得多项考察成果,为我国履行相关国际承诺奠定了扎实基础。 目前,“海洋六号”已经顺利抵达西太平洋的关岛,进行油、水、生活物资补给以及人员休整。 据介绍,“海洋六号”是7月8日从广州起航并于7月18日抵达西太平洋海山区开始调查工作......
3月1日上午,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船缓缓驶离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前往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标志着青岛海洋所2024年度外业任务正式拉开序幕。 本航次“海洋地质九号”船共搭载40名科考队员,将在西太平洋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深海科考任务。本航次面临备航时间短......
东至乌苏里江,南起完达山北麓, 北至黑龙江,三江盆地是上叠于前中生代基底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地处中亚—蒙古构造域东部与东北亚环西太平洋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二、招标内容:投标人可对下列招标内容报名投标,并对全部工程和服务进行报价,投标人超过预算的报价将导致其投标......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预研阶段。主要开展对国外调查研究情况的调研跟踪、文献整理等工作。这个阶段有两个标志性年份。1995年,“西太平洋水合物找矿前景与方法的调研”“中国海域水合物勘测研究调研”等项目设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机构参与其......
力触探(CPT)调查孔计51个,预计海上工作时间75天。 记者获悉,2020年,广州海洋局计划安排“海洋地质十号”等7艘科考船,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采取地震调查、ROV调查、深海浅钻、无人艇、多波束、地质取样、海洋生物取样、现场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开展21项海上调查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