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慷慨激昂的歌唱中,饱含着广大海洋地质工作者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祝福。 局机关领导和干部职工共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在西太平洋执行科考任务的“海洋六号”全体队员为祖国送上深深的祝福 在南海开展调查作业的“探宝号”船全体科考队员升国旗、唱国歌,歌唱《我......
提高反演结果的水平分辨率;基于场源垂向衰减特征构建垂向修正因子,以提高反演结果的垂向分辨率。 科研人员应用MGDW反演方法研究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链采薇平顶海山群的三维结构,刻画了海山岩浆通道空间展布,揭示了海山深部密度结构特征。该方法可推广应用于海底构造、深部矿床......
为板块推覆带的铬铁矿找矿提供了新思路;与美国合作开展了“环太平洋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与资源评价技术研究”;在东北亚、南美洲、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开展了19项“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与优势矿产资源潜力分析研究”;与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合作,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特性及产......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预研阶段。主要开展对国外调查研究情况的调研跟踪、文献整理等工作。这个阶段有两个标志性年份。1995年,“西太平洋水合物找矿前景与方法的调研”“中国海域水合物勘测研究调研”等项目设立,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等机构参与其......
边缘构造格局;建立了中国边缘海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统一了中国海域中—新生代地层格架,完善了中国海域地貌分类体系。这些新认识推动了西太平洋边缘海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 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还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找矿靶区。据了解,这次调查......
进展》期刊中对2021年度结题项目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点介绍。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邓义楠博士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太平洋深海盆地孔隙水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物稀土富集机制初探”成功入选地球化学学科年度重要进展,认为该成果为深海稀土富集机制以及古海洋......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聚集国际深海探测领域科技力量,聚焦全球深海极地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重大科学问题,推动我国东部海域、印度洋、西太平洋以及北极海区钻探工作,积极参与南海、花东海盆以及其他国际海区钻探任务,有力支撑“梦想”号大洋钻探科技中心运行,服务全球科技工作者......
2023年8月17日上午8时30分,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船缓缓驶入大洋钻探船北部码头,顺利完成2023年度西太平洋航次首航任务。青岛海地所领导班子和部分职工前往码头迎接“海洋地质九号”船凯旋归来。 “海洋地质九号”船6月9日从青岛出发,历时70天......
24日至28日举行的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分委会第37次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海洋所”)获得西太平洋一处重要海丘群的命名权,并将其正式命名为“稚子海丘群”,这是青岛海洋所首次获得海底地理实体的命名权。 “稚子”在汉语中表示孩童......
大洋,以洋补海。我国环球大洋科考(2005年)已12年,多批次发现海底“黑烟囱”、多金属硫化物丘和黑暗生态系统,成果丰硕;21世纪在东、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继获得4块、15万多平方千米国际海底专属矿区;进入万米时代的深渊科考后来居上,都加深对大洋公土的认识。“海权的代表是海洋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