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勘局第二地质大队张能军高级工程师团队在地质调查项目资助下,研究罗布莎铬铁矿区含矿构造岩相带与矿体空间分布规律,配合重磁电综合解释,圈定深部找矿勘查区,经钻探验证发现重大隐伏矿体,实现铬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在罗布莎矿区发现和评价Cr-80等多个铬铁矿盲......
和技术要求的完整体系;通过深入分析华北平原、东部沿海、西部戈壁荒漠及东北黑土地等典型区域的地表基质调查案例,深入揭示了地表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理化性质特征,并创新性地探索了成果展示形式及应用服务模式。 调查实践证明,全面查清地表基质层的基本状态、物质组成、理化性质等......
六丹-八桂调查区开展重点测量、槽探工作: 1. 完成自然重砂测量240点,检验六丹、八桂1:20万重砂锡异常,查清异常真伪,查明异常的空间分布规律,编制1:1万重砂异常分布图。 2. 选择有利地段开展土石方槽探施工1000方,验证重砂异常,大致查明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品位......
析;从西向东划分了钨、锡、锑、砂金以及铅锌、金锰的成矿带,通过不同比例尺的地理解译形成了不同级别的成矿预测区,并总结了多金属成矿空间分布规律。他们认为,钨、锡、锑矿集中分布在区域向大断裂的次级断裂带中,大型矿床分布在褶皱构造的转折端,大型特大型矿床主要集中在深层侵入岩......
二、取得的主要成果 1、获得了调查区10.35万km2的区域双层土壤(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54~66项元素指标的含量基本特征、有益有害物质空间分布规律。区内土壤中各指标含量特征及分布总体受地质背景控制,表层土壤中部分指标含量明显叠加人为活动影响。 2、取得了调查区10.35万km2区域......
度范围立体探测,构建了三维地球物理模型、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了相山矿田三维地质“玻璃体”。揭示了铀矿化、热液蚀变、元素的水平和垂向空间分布规律,查明了基底构造控矿规律,构建了三维综合找矿模型,首次实现了我国热液型铀矿三维定量定位预测。深部钻探查证取得突出成果,实现了相山......
均大量应用农业地质调查研究成果。 尹国胜:江西省经过多年的农业地质调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掌握区域土壤有益有害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了一批富硒农产品。 已取得了10.3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双层土壤(表层与深层土壤)54~66项指标的海量科学数据,及区域土壤地球化学......
冲汇聚的视角,研究了古太平洋俯冲增生陆缘带、蒙古-鄂霍次克洋俯冲-碰撞造山带和班公湖-怒江俯冲-碰撞带关键地区岩浆与成矿作用的期次、空间分布规律、物质来源及其深部物质组成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编制了中国燕山期陆缘岩浆成矿图,首次系统对比分析了不同演化......
矿床按发现与勘查简史、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矿机理、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等6个主要方面分别进行介绍;下篇从金矿的类型、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分布规律、地球化学、成矿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介绍和研究总结。另外,首次按照成矿系列理论编制了涵盖5300多处矿产地的全国金矿成......
已在鄂尔多斯盆地淡水分布区成功应用地质雷达实现了水位高精度快速探测的基础上,针对塔里木盆地等西北内陆盆地广泛分布咸水,咸淡水分布空间分布规律复杂及咸水对雷达信号的屏蔽作用较强,且受地层非均质的影响,在内陆盆地应用地质雷达探测水位难度更大的特点,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物探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