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市冻多村中侏罗统东大桥组发现两处重要恐龙足迹化石点,其中一处是目前已发现世界最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 本次在冻多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足迹点包含早期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的足迹记录。第一处遗迹化石点为三个连续的大......
学19个分支学科(矿床学、油气地质、矿产开发利用、煤田地质学、绿色能源、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地层学与地史学、第四纪地质学、前寒武纪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火山学、行星地质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54个重点研究前沿,......
重要事宜,为推动我国地层古生物2025年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等奠定坚实基础。 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武汉中心在地层学与古生物学方面的主要成果与发展目标,表示武汉中心将在学会的指导和带领下,发挥区位优势,与学会专家学者深入合作,再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会议期间,......
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滇中楚雄区调项目古生物学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团队在滇中早泥盆世(晚洛赫科维亚到早布拉格期)西屯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广翅鲎目刺尾鲎亚目(Stylonurina)化石,并将其命名为Qujingopterus spineus(刺足曲靖翅鲎)。 这一......
着力构建平台、人才、项目、评价与考核全链条油气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大基础地质创新研究力度,针对性加强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等基础学科建设,破解复杂山前带、非常规、深层-超深层等“四新”领域制约油气发现突破的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和关键科学问题。建实建......
李 振 硕士研究生 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岩溶区调研岗(14) 杨 芬 博士研究生 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注:生态遥感科研岗(16)因考察对象及其递补考察对象主动放弃,取消该岗位此次招聘。) ......
馆展出曾震惊全球古生物界的“中华龙鸟”、“辽宁古果”等10块国宝级古生物化石标本,这对于展示我国古生物研究的优异成果,展示我国对古生物学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提升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都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弘扬我国地质遗迹文化,普及古生物化石知识,提高全......
共有11家申报单位参与竞争7个世界地质公园名额,中国仅三清山一家申报。三清山记录了地球10亿年演化发展历史,遗存有沉积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石学、大地构造学、地球动力学、地貌学等多学科价值的珍贵地质遗迹;保存了具有2亿多年演化更替历史的珍稀生物群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
是距今5.4亿年至5.1亿年之间。在寒武纪开始后的数百万年时间里,包括现生动物几乎所有类群祖先在内的大量多细胞生物突然出现,这就是令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但凡所有的大爆发,之前一定有一段长期的力量积蓄储备期,地球上所有的矿产资源也正是......
与会老同志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奋斗历程,深情讲述了武汉地调中心地质学科发展史,重点围绕花岗岩与矿产、同位素地质研究、地层古生物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以及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建言献策。作为武汉地调中心的开拓者和建设者,老专家们在追忆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的同时,表达了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