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采集“源火”。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摄 “深海逐梦,燃冰成炬;向海图强,成就梦想。”10月9日上午,广东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科考码头天蓝海碧,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
”获得轻质原油,实现了松辽盆地外围油气资源调查新突破。 ★我国南海首次自主发现深水大气田:9月,“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测试获得高产油气流。 ★西藏羌塘盆地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调查与评价》项目优选出了6个油气有利区带......
6月,进行了4940小时的巡天观测,获得23.3万张图像数据。 2015年10月15日,国际天文学会正式批准将“嫦娥三号”着陆点周边区域,即雨海北部地区(340.49°E, 44.12°N)命名为“广寒宫”。玉兔号月球车踏足“广寒宫”是自阿波罗登月后时隔40多年人类航天器首次登临月面开展巡视......
近年来,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试采及其对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13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实施钻探证实了南海北部陆坡有高饱和度水合物层的存在,也进一步证实珠江口海域存在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将有力地推动中国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 ......
海域。 “海洋地质二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的足迹,一路向西南800公里,目的地是水深约1500米的海马冷泉区。 海马冷泉地处南海北部海域,是我国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活动性冷泉。从1999年起,广海局就在我国南海调查和寻找可燃冰储层。2015年,“海马”号首次应用就传来捷......
超深海环境下 完成采集、输送、引燃、回收全流程 ↑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部进行“源火”采集。 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9月18日,“海洋地质二号”科考船搭载“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北......
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 9月18日,在南海北部海域,我国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搭载“可燃冰原位采集分解及引燃装置”下潜到1500多米深海底,科研人员远程操控采......
全球大型运动会历史上首次在深海海底获取“源火”。9月18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自主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ROV)下潜至南海北部海域1522米的海底,抵达冷泉渗漏点。科研人员远程精准操控机械臂持采集舱,采集渗漏点溢出的可燃冰及伴生气。沉睡的可燃冰在降压作用下......
底地层以及地球两极的永久冻结区域。可燃冰被看作是有望取代煤、石油的新能源 □ 经研究人员多年研究,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共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公里,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20米,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核心提示  ......
受限;二是全国“四海一洋”海大洋小(局限于台湾岛东海岸一隅,但与台湾岛同属国家核心利益),以洋补海的利益巨大;三是海大空小,如南海北部的民航空交管制起步较晚(三亚,2011年),东、南方均有缺口,待徐图完善;四是陆海空交错、循环,全球四大洋对中国陆海国土都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