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贯彻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发展路径,科学有序地推进“双碳”战略,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OCCUS)逐渐成为沿海国家和地区新兴低碳产业链及蓝色循环经济的重点发展方向。 “第五届离岸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论坛”将于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在青岛举行......
域性问题。气候变化是新兴研究主题核心内容,多涉及碳循环、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如“新生代的气候动力学和大气CO2”“海平面上升和沿海挑战”。区域性研究深化,如青藏高原构造、黄土高原水文、华南地区地质演化等,体现对中国本土及周边地质环境的关注。 四是关注可持续......
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海岸带是我国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但与发展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实现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对此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加快提高海岸带地区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工作程度,......
等全球典型三角洲和河口区为研究对象,依托先进的地球观测技术,融合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地面调查及社会经济信息,系统追踪环境变化、评估沿海灾害影响,并制定国际可比的生态环境标准化监测指标。计划的实施将填补全球三角洲与河口环境变化研究的关键知识空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生......
岩地区铜金成矿系统的发现与评价是目前矿床学领域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难题之一。我国陆相火山岩在青藏高原、天山-阿勒泰、大兴安岭、东南沿海等地区广泛分布,涵盖了从晚古生代到新生代的不同地质时期,经历多期俯冲碰撞作用,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床的重要......
一重大成果。华东地区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一半,海岸带资源丰富、生态种类繁多。作为地质调查“国家队”,我们要坚持“三性”定位,夯实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质研究基础,不断提升地质安全保障程度,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力地质技术支撑。开展华东海岸带地质调查和沉积演化研......
科学性与前瞻性,为守护蓝色海岸、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内在动力,有力推动海岸带地质调查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地质调查局局属相关单位、沿海各省地勘单位、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高校20多家单位多名地质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
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以62米/秒的近巅峰强度于海南省文昌市沿海地带登陆,并维持超强台风级别达64小时,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受此影响,海口、文昌一带损失惨重。据海南省防御台风“摩羯”应急指挥部通报,海口及文昌地区受灾人口超15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
的概念内涵、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构建了从工作流程设计、调查内容规划到具体工作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完整体系;通过深入分析华北平原、东部沿海、西部戈壁荒漠及东北黑土地等典型区域的地表基质调查案例,深入揭示了地表基质的空间分布规律、理化性质特征,并创新性地探索了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