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0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申报指南(2025年度)

    碳汇的遥感、无人机应用技术   (二)自然资源要素固碳稳碳技术   1.基于生态恢复和固碳能力提升的废弃矿山修复技术   2.湖泊湿地水生生物稳碳固碳技术   (三)不同尺度碳汇数据集成与模型构建   1.从样方尺度到区域尺度的碳汇模型构建   2.极端天气下的碳汇智能预警......

    https://www.cgs.gov.cn/tzgg/tzgg/202507/t20250730_795258.html    发布时间:2025.07.28 12:16:00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申报项目再获联合国"海洋十年"计划支持

    认可,彰显了中国在全球海洋科学治理中日益重要的作用。   该项目将依托“海洋负排放”(ONCE)大科学计划,联合美国地质调查局湿地与水生研究中心、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布林莫尔学院、丹麦奥胡斯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技术中心气候研究中心等美欧多国顶尖机构共同开展。聚焦黄......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506/t20250611_790594.html    发布时间:2025.06.11 11:17:00
  3. 超采地下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5~10m,引发了土壤干化、植被枯萎、生态恶化等问题。地下水位降低也会加速湖泊湿地范围的萎缩进程,不仅加剧了气候环境干化,还导致一些水生及滨水生物群落的减少或者消失。   面对地下水超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建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体制,加强地下水保护。加强地下......

    https://www.cgs.gov.cn/ddztt/jdqr/49dqr/kpzs/201804/t20180424_455986.html    发布时间:2018.04.24 11:27:00
  4. 水环中心获批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用于水体中氯化烃污染物在线检测的红外光纤倏逝波传感器。氯化烃是一类剧毒、持久和普遍存在的挥发性污染物。它们通常以低浓度存在,并与水生环境中的其他污染物混合,因此难以在线、准确检测。   本发明利用中红外光纤构建了一种高灵敏度、免于水分子影响、传感探头可拆卸的光纤......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408/t20240826_770248.html    发布时间:2024.08.26 08:50:00
  5. 《生态学报》“自然资源碳汇研究与实践”专题征稿通知

    对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促进自然资源碳汇的研究,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联合《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组织刊发“自然资源碳汇研究与实......

    https://www.cgs.gov.cn/tzgg/tzgg/202406/t20240618_764162.html    发布时间:2024.06.18 08:14:00
  6. 全球岩溶科技创新合作倡议发布

    最新成果及创新合作需求做学术报告。   此次国际培训班为期14天,将在北京、武汉、桂林开展培训。室内培训以岩溶水文地质研究、岩溶水生生态系统、岩溶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岩溶地质遗迹多样性保护为主要内容;结合水环境治理、岩溶水资源监测、岩溶地质遗迹保护等野外实习,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04/t20240416_757757.html    发布时间:2024.04.16 17:54:00
  7. 应对气候变化 地质责任与担当

    域尺度岩溶碳循环过程主要包括3个部分:水和二氧化碳(包括生物作用)对碳酸盐岩溶解、生成水体中的无机碳;水流与无机碳的迁移与转化;水生植物与无机碳—有机碳之间的转化。这3个过程中,都可通过人为干预增加碳汇效应。比如:人工选择和培育陆地植物,可增加岩溶碳汇发生强度;......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858.html    发布时间:2015.12.03 09:46:54
  8. 最美地质队员来矿区了

     苏水生(中)与项目组成员交流业务 黄家龙(右)传帮带青年队员  最美地质队员和项目组一起出野外  近日,作为福建省地矿局党组开展向“最美地质队员”学习的一项内容——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苏水生、黄家龙来到福建省地矿局所属省地调院......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2917.html    发布时间:2015.08.07 09:36:58
  9. 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获技术支撑

    粤港澳大湾区水资源状况总体上呈现“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分布特征,气候呈现暖湿化、水资源总量减少趋势,部分区域水质污染较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一定威胁;植被覆盖度整体上升,局部出现退化;城市建设用地和人口向珠江三角洲集中,GDP分布呈现由珠江三角洲向周边递减的......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311/t20231130_749196.html    发布时间:2023.11.30 09:20:00
  10. 全球最早滤食性海生爬行动物——2.48亿年前的“须鲸”在湖北被发现

    和鼻骨几乎不接触,在吻部中间形成一条狭长的吻中缝;上颌的两侧唇边各发育一列浅槽。在几何形态测量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与现生的130种水生四足动物进行形态趋同对比分析,研究团队发现南漳湖北鳄的吻部结构趋同于现代海洋中的须鲸。   须鲸体型巨大,是现代海洋食物链顶端的特......

    https://www.cgs.gov.cn/gzdt/zsdw/202308/t20230814_740992.html    发布时间:2023.08.08 09:2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