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相对统一,起点高于只设“一道红线”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可以说把土地管理、利用的两个最严格制度“合二而一”了。 2009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德国波茨坦气候研究所的科学家量化分析了“蓝水”和“绿水”,其中,“蓝水”是来自河流和地下含水层的水资源,占35%,“绿水”则是......
2014年11月26日-12月4日,应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刘成林研究员邀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地学院Uwe Ring教授以及土耳其哈切特佩大学Tonguc Uysal博士来资源所开展合作研究。Ring教授系国际知名的构造地质学家,长期从事沉积盆地和造山带变形地质、地球动力学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文......
可作为块状热源(干热岩)。 地下空间同样可承载具有多种和相互连接流的复杂装置,各流量相交可“自然地”发生,无需增加额外建筑。这在斯德哥尔摩市的环城高速公路中得到证实:特意将交汇处建在地下,而中间的路段位于地上。 除了本身具有的这些所有优点外,地下空间也有一些缺点: ......
破坏的发展 1980年 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 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 1984年 沙漠化 1985年 青......
古脊椎动物学家 1936年4月17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嵊县。1960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82年获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国际古生物学......
莱斯特大学地质学教授扎拉斯维奇和他的团队发表提案,论定地球已经进入“人类世”。 2011年5月,约20名诺贝尔奖得主向联合国提交《斯德哥尔摩备忘录》,建议将人类现在所处地质年代改为人类世。 2016年8月29日,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南非召开,会议正式通过“人类纪”“人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