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学术论文评选平台,旨在遴选各学科年度被引频次前1%的顶尖论文,推动中国科技成果的国际传播。 该论文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叶思源研究员联合国内外多位学者共同完成,叶思源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论文系统分析了中国湿地资源的现状、功能及面临的挑战。研究指出,中国湿地资......
海洋负排放”(ONCE)大科学计划,向世界展现中国在湿地生态研究与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担当与智慧。 7月1日,由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叶思源研究员作为召集人之一的“滨海湿地负碳排放:机制、实践与挑战”专题会议在大会期间举行。专题会议紧扣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营养负荷等国......
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黄河三角洲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烟台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主持“三角洲湿地地质环境演变”分论坛,印萍、叶思源、姚郑权等领域内知名专家参加研讨交流。作为“地球上最年轻的一片土地”,世界大河中海陆变迁最活跃、面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角洲湿地,黄河......
佳丽、孟浩、侯盼盼、耿世浩、徐友友、曹晓艺、崔立锟、梁琳、葛姝彤、董文洁、董婉秋、樊广鹏。 (四)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岗 丁思源、于振博、马淋、王玉明、王光进、王全斌、王雨涵、王旻晨、王佳惠、王恩源、王敏、王涵凝、王超琪、王舒蕾、王瑜、王鹏鹏、王新卓、王蕾......
通过人为控制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域进行一系列的控制实验,能够揭示全球性分布的芦苇基因型与其生态型的关系。随后,青岛海洋所叶思源研究员、袁红明博士介绍了本所的专业优势以及对中国芦苇观测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还就芦苇观测网所涉及到几个科学问题进行......
者参加会议。代表国际滨海湿地最新研究成果的22个学术报告在大会亮相。 会议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叶思源研究员,介绍了我国首批4个滨海湿地增温研究全球观测网(Coastal-wetland Research On Warming Network,简称CROWN)野外监测站建设运行成......
省新图》在1949年以后历次国界谈判中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还重新发现了《徐霞客游记》和《天工开物》的科学价值。 饮水思源,在中国地质调查所成立一百周年的今天,我们需要“回首所来径”,向这位伟大的先贤投下温暖的目光。因为正是他们,用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的......
黄河下游三角洲同样面临着严重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据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滨海湿地科研团队带头人叶思源介绍,黄河三角洲面临的地质环境问题有水资源量不足、海岸侵蚀、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减退、外来物种入侵等。 此外,黄......
): 贺俊庆 9号岗位(专技岗8): 高森 10号岗位(专技岗9): 孙晓旭、杜守营 11号岗位(专技岗10): 牛思源、陈梦颖、赵乐凡、姜春平、黄诗雯 13号岗位(专技岗12): 王泓烨、刘孟杰、齐方帅、闫迪、李帅为 14号岗位(专技岗13): ......
): 贺俊庆 9号岗位(专技岗8): 高森 10号岗位(专技岗9): 孙晓旭、杜守营 11号岗位(专技岗10): 牛思源、刘琪琪、陈梦颖、陈琛、赵乐凡、姜春平、黄诗雯 12号岗位(专技岗11): 无 13号岗位(专技岗12): 王泓烨、刘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