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范式的创新发展,并通过分析大数据和数学建模支撑极端地质事件模拟预测的具体案例,进一步指出地球科学理论如何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引发了与会人员对地球科学前沿问题的思考。他讲解了非线性矿产定量预测理论方法技术体系的思路与优势,基于知识检索发现与预测要素构建分析了......
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极端暴雨引发的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给当前防灾减灾工作带来巨大挑战。4月2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了2025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指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呈多发强发态势,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据的积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单一花岗岩体普遍呈现出变化大于5 εHf单位的同位素值,这一普遍现象引起了岩石学家的广泛兴趣,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已有五种成因模式包括:①幔源和壳源岩浆的混合;②围岩混染;③单一源区不平衡熔融;④继承锆石Hf扩散;⑤物理和化学性质......
0世纪60年代,太行山前平原区包气带厚度为3~5m,由于浅层地下水位降低,致使包气带厚度增大至如今的10~40m,中部平原区由2m增大至5~10m,引发了土壤干化、植被枯萎、生态恶化等问题。地下水位降低也会加速湖泊湿地范围的萎缩进程,不仅加剧了气候环境干化,还导致一些水生及滨水生......
R数据整体处理突破了以往针对单体滑坡监测范围有限的瓶颈,可实现数万平方公里内不同边坡活动状态的有效识别,用于指导地方开展实地监测与群防群策,为大型滑坡体的预警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理县杂谷脑河沿岸典型滑坡分布 小金县波萝村坡体下移引发谷底拱桥挤压破坏 ......
的死亡及失踪人数、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均为最少。今年前7个月的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灾害级别以小型为主,且多为自然因素引发。其中,华东地区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最多,中南地区因地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最多,直接经济损失最重。 每年8月为地质灾害高发期,防灾减......
来强降雨,而此次强降雨与6月初广东中东部强降雨区域基本重合,局部地区前期因受灾导致防灾能力降低,而区域内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各地务必高度重视,及早做好各项防御工作。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卢山特别提醒,因为这一次台风的登陆会带来明显降......
近期,爱思唯尔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经梳理发现,2014—202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共有13位学者入选该榜单,入选次数为96人次,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入选人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2014—2019年,入选人数相对......
近年来地质灾害极端性、反常性愈发突出的趋势,重点关注区域群发、复合链生灾害风险,注意防范近几年地震影响区、森林火灾发生区域强降雨引发群发性滑坡、泥石流,防范长时序变形积累叠加短期环境急变引发的大型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会议强调,当前,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
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主题的优质科普作品。启动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师生创作的《守护地下水》《微塑料启示录》等科普展演引发关注。学生们通过情景剧、科学家故事分享、主题演讲、多媒体展示、地质歌曲合唱等形式,生动阐释了地下水保护、微塑料污染防治等热点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