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翻译等在内的辅助科研服务,助力提升地质科研工作效能。 服务要求:根据地质知识智能化工作三年总体设计,2024年将突出智能化和实用化特征继续建设该系统,计划应用大模型建设科研助手服务。 服务时间:2024年6月至2025年3月 服务标准:以合同签订标准执行 五、......
2010年12月26日~2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功率多功能电法仪实用化系统指标测评会议”于重庆成功举办。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副司长白星碧、副处长何凯涛、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外部主任叶建良、新技术处处长李志忠、张学君,物化探所所长韩子夜、副所长胡平及中国地质装备......
项目负责人周锡华、陈斌教授分别汇报了项目中期执行情况。 “航空重力测量技术装备研制”项目研制集成了捷联式和平台式航空重力仪实用化样机各1台,航空矢量重力仪原理样机1台,并已开展了地面静态测试;研发了捷联式和平台式航空重力数据处理软件1套,小量程高精度石英挠性加......
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化工研究院及同济大学共同承担研制工作,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力促深海设备的工程化和实用化。 浦江南海梦相连 从广州起航,一路向南,一日千里。经过两天航行,“海洋六号”抵达南海中央海盆区。 4月18日,“海马号”ROV入水后......
效率效果。项目成果已申请专利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8项,发表论文38篇,出版专著1部。 “航空磁场测量技术系统研制”项目改进研发了实用化航磁三分量测量系统,在新疆东天山地区进行了试验飞行,系统精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研发集成了彩虹3无人机的航磁水......
海潜水器“海马”号,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零的突破”,并成功将“海马”号应用在天然气水合物和大洋矿产资源调查中,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实用化装备的快速转化。成功研发长排列大容量地震调查技术,完成大容量宽频震源技术研究、双船联合地震勘查技术研究等,为中深层油气资源和未开......
行,既可向行业提供毫米级定位服务,又可向大众提供导航服务,可向广东用户提供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在线服务。高空无人机航磁探测系统达到实用化,可实现长距离远程测量,不仅适合海洋、平原、沙漠及低山丘陵地区,同时可在高海拔地区开展航磁测量。 地质灾害监测仪器核心技术研发......
调查局地科院物化探所、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与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制完成。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联合攻关,完成了系统的实用化升级改造、方法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和大规模生产作业,单机每月工作量可达2万测线公里以上,平均单架次有效测线可达1200测线公里,实现全年......
业能力,还具有海底观测网扩展缆布放功能,并可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进行作业功能的扩展。“海马”号在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已达到了实用化深海探测作业设备的技术要求,已达到国外同类ROV的技术水平。 “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试成功,标志着我国海洋技术人员全面......
又一标志性成果。自主研制的机载成像光谱仪首次试飞。无人机航空物探综合站、直升机航空重力测量和时间域瞬变电磁测量系统等一批技术实现实用化。岩心光谱扫描仪实现野外现场岩心数字化。离子吸附型稀土元素实现野外快速测试。解决了难选钼钨复杂多金属矿利用技术,并实现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