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单位承办的“首届资源产业扶贫创新发展高端论坛——2017新丝路上的“大盈江””在盈江县召开,会议邀请到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孙鸿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30多人为“大盈江”流域精准扶贫建言献策。 为全面落实十九大精神,发挥地质调查工作助力地方......
土壤地理与土地资源学家 1932年1月31日生于北京,籍贯河南濮阳。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毕业。1960年中国科学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
细学习这段历史,一步到位给予科学数据应有的战略地位,这是科技长期可持续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撑条件”,孙鸿烈院士在谈到科学数据共享时表示。秦大河院士长期推动科学数据共享,认为:“科学数据具有非排他性、无消耗性和可增值性。科学数据共享,使......
信息与经济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核工业二〇八大队等8家国内一流铀矿科研与生产单位。 以孙鸿烈院士为组长的验收专家组对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金若时首席科学家领导下,项目组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地质调查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取得......
科学论纲》(1994年封志明、王勤学等学者认为) 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2000年孙鸿烈等主编)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与欲望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
告(造山带、克拉通、花岗岩省、地幔柱、实验)。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3月召开了以“地球深部过程与成矿作用”为主题的483次香山会议,由孙鸿烈院士、翟裕生院士、滕吉文院士、莫宣学院士、马福臣研究员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各方面的40多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后发表了会议简报,向国家......
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税务局等部门领导,以及周干峙、孙鸿烈、李德仁、许其凤、孙九林、魏子卿、刘先林等院士、科学家出席大会。来自全国地理信息产业界、各相关领域,以及港澳台地区和瑞典的2000多......
格局与我国能源安全相关问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以及王淀佐、傅志寰、孙鸿烈、孙枢、陈毓川、李廷栋、李东英、翟光明、郑绵平、裴荣富、翟裕生、于润沧、滕吉文共13位院士出席会议并发表意见,部调控司、勘查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