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我国首个蓝碳交易项目在广东湛江成功签约,“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产生的5880吨二氧化碳减排量成功卖给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用于抵消基金会日常工作活动产生的碳排放。2022年5月,一片人工补植的红树林又让海南省海口市三江农场变成了“卖碳翁”。 2022年国......
持矿业发展!” 这位九旬院士一直希望能有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地质事业。今年5月,“裴荣富矿产勘查奖”正式设立,成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下设的专项基金。谈到用毕生积蓄的500万元设立该基金,裴荣富说:“地质工作不是一代人的事,希望我们的年轻人不忘初心,做不怕苦累的地质......
博士研究生 博士后出站人员;公开发表SCI论文4篇以上(其中一区论文至少1篇);具有主持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或地区基金等)经历;有极地地质相关研究经历者优先;有矿物成分及年代实验室工作经历的优先 项敦峰 6 专业技术岗16 构造......
有能用于研究沉积层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实验设备。这艘专用轮船由得克萨斯州A·M大学主管,英、德、法、日、澳、美科学基金会及欧洲联合科学基金会为其提供经济援助。 相较美国和俄罗斯,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在可燃冰的探测与开发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强国的重大成果。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2025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该赛事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指导,中国地质图书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矿业报社、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
展国际合作,向全球科学家开放样品共享,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2024年10月,“决心”号正式退役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暂停了持续57年的大洋钻探计划。国际学术界对此展开广泛讨论,尤其在《Nature Geoscience》同期发表的五篇观点文章中,多位学者对“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10月26日,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以“弘扬李四光精神 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主题,举办了纪念李四光诞辰135周年学术活动,传承李四......
近日,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与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共同主办了2024年地球科学科普作品大赛活动。大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共征集到来自170多家单位的各类科普作品1000余个,经过资格审查、组委会初审、专家评议及公示,评出一等奖8个(文......
为纪念第47个世界地球日,普及科学知识,唤起大家对资源、环境的珍惜和爱护,4月18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与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联合举办了科普活动。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吕君昌研究员为北京东四九条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讲座。 吕君昌研究员从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