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碳汇本底调查、动态监测及碳源汇协同调控技术 (4)自然资源碳汇动态感知与数据仿真模拟 2.固碳增汇机制创新领域 (1)喀斯特水土流失防治与碳汇提升的植被配置优化 (2)木竹林产品碳汇计量与延展储存技术 (3)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汇协同增效技术 3.生......
市委副书记高度赞扬了袁道先院士对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的突出贡献,特别指出袁院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桂林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袁院士是桂林市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同时,希望袁院士为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容,生动展现了海南独特的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成果;并重点展示了珊瑚礁石标本、多种典型矿石标本及“海洋地质二十六号”调查船的精确比例模型等。 同时,现场还循环播放《国土调查》《探索喀斯特地貌的秘密》等系列科普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参观者普及海洋地质知识。 ......
世界最大的侏罗纪单体恐龙化石墙,串联了亚洲侏罗纪恐龙的演化历程,填补了世界恐龙演化序列空白,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云阳兼有龙缸天坑喀斯特地貌、大灵猫小灵猫等珍稀生物资源,也是云阳掌突蟾新物种栖息地,更与张飞庙、磐石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土家族民俗文化深度交织,形成全球......
近期,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岩溶所”)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依托广西平果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制定的团体标准《表层岩溶水开发利用技术规程》(T/GXAS 899-2024)于2024年12月5日正式发布,2024年12月11日起实施。 表层岩溶水作为岩溶......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领导专家,分别围绕“岩溶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西南喀斯特高原植被恢复与基岩风化养分释放的互馈机制及其碳汇效应”“地表基质的概念内涵及对植被生态约束研究”“西南岩溶区地表基质调查总体部署......
创新的科普模式,提高青少年对岩溶地质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项目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 “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地学教育科技活动”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指南方向,联合桂林市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
33 一沙一世界——关于海沙的故事 吴浩然 中国地质调查局烟台海岸带地质调查中心 34 鬼斧神工的“容颜”山水——喀斯特地貌 曾 亮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35 揭开大自然的神秘面“沙” 蔡丽梅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
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它们分别是内蒙古“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广西“桂林喀斯特”。 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是全球塔状喀斯特的模式地。桂林喀斯特基于产状平缓、岩层巨......
依托广西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喀斯特峰丛区水土过程调控与空间优化及适宜产业试验示范”和中国地质调查项目“珠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与水资源监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对漓江峰丛片区暗嵅高位洼地开展洪涝水循环过程研究,使洪涝水害得到有效治理。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