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斯瓦希里语和英语介绍,牌上还印着中文介绍和“中国援助”标识。 这是4月26日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拍摄的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博物馆施工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亚辉 摄 站在火山口一处新建的观景平台俯瞰,广袤的谷底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自然画卷:在雨后的......
球科学的兴趣,在心中埋下一颗“地质梦”的种子。 军民融合中心 4月18日,在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军民融合中心携手中国地质博物馆、四川省地质学会等20余家单位搭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科普平台,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在成都市美术馆举办科普盛宴。 ......
了地球系统科学知识,丰富了校园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油气调查中心 在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单位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组织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信息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11家单位共同建设,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
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部信息中心、中国地质博物馆、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自然资源报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11家单位共同建设,通过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
及黄河景观,既是研究大地构造演化、洋陆转换的绝佳之地,是沧海变桑田的真实见证,也是研究黄河上游巨型滑坡与气候变化的天然博物馆。此外,公园深度融合非遗热贡艺术与羌藏民俗文化,形成“地质-生态-人文”协同保护模式,是全球罕有的集高精度地学研究、多元文化......
助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公园特点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组高级工程师孙凯介绍了公园各旅游线路资源分布及特点、新地质博物馆建设及展陈设计等情况。中国旅行社和中资企业代表表示,通过介绍更加深入了解了恩格罗恩格罗-伦盖地质公园,下一步要向各国游客重点推介公......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着重介绍了2024年这一重要找矿成果。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已初见规模的“矿石博物馆”,于近日举办了全国不同类型锂矿标本展。 发现松潘-甘孜-西昆仑地区锂矿巨型成矿带 在“矿石博物馆”,资源所所长、锂等稀有金......
至2025年12月,科研经费为5万元。 “岩溶作用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展览”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气候变化与地质作用”指南方向,联合相关博物馆和展览机构,旨在通过科普展览向公众展示岩溶作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项目执行时间为2024年8月至2025年12月。 国家自然......
增强廉洁文化传播力感染力。 多向发力,不断加强地质文化宣传。我们要立足中心区位优势,打造一“馆”一“库”一“广场”。筹建火山博物馆,力争形成“网红打卡地”,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发掘整理历史以来的各类地质标本,建设集展示、保管与利用于一体的实物资料库;利用基地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