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1月5日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获悉,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抵达南极维多利亚地难言岛,全面铺开维多利亚地基础测绘等工作,为我国在南极地区建设第五个科学考察站作前期准备。 据悉,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完成中山站第一期卸货等任务后,经过近半个月航行,于2014年12月26......
海,毗邻宏伟的罗斯冰架,附近还有一座白雪皑皑的火山。在中国新建站选址附近,韩国、德国、意大利均建立了科考站。往南300多公里,有南极地区最大的科考站——美国麦克默多站。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黑龙江测绘局、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宝钢集团设计院的10......
救灾部署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 在极地地质研究方面,一是继续加强极地地质研究。完成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2.5万地质图,是我国南极地区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二是通过野外调查和研究,重新厘定了南极温德米尔群岛及其内陆地区中元古代构造事件,该构造活动带穿过南极内陆,与......
极大陆矿产资源考察与评估”、“南极普里兹湾-北查尔斯王子山基础地质研究”等项目均涉及到南极野外现场考察。我所将分两个批次分别对西南极地区和东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考察内容主要包括了对南极半岛-斯科舍弧-福克兰群岛的地质与油气资源调查,和对东南极埃默里冰架东缘-普里兹湾......
部萨希斯大火山岩省、年代最新的奥林帕斯火山区、亚马逊大平原、水手大峡谷、南半球的大型海拉斯盆地,以及从未探测过的南北过渡带深部和南极地区。 在一份建议中,赵文津和杨宏伟分析提出了未来任务5个可供参考的着陆点及其科学目标: ——乌托邦平原区及四周,着重推动地下水......
做好后勤保障支援工作。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海洋六号”航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航次计划在南极地区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环境调查和相关的海洋科学研究,了解调查区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环境影响,承担起我国南极事务的义务。计划于2......
北查尔斯王子山地区以低丰富度草本植物为主,伴有少量其它被子植物和苔藓、藻类孢子,反映草本-苔原植被,气候类似于现今温凉-寒冷的亚南极地区。 上新世时期(约530万年~260万年),格罗夫山地区仍有植被覆盖,该地区仅生长着稀疏的耐寒耐旱草本植被,说明维管植物生长受到更大......
继建成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四站,跻身南极考察大国之列。其中,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公里处,是南极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恶劣的科考站之一,这里也是我国南极科考内陆考察的重点区域。 据孙波介绍,今年昆仑站科研人员开展了全面的科研......
质学会和智利极地研究所合作,极地团队在赵越研究员带领下3次考察了南极半岛和南设得兰群岛的诸多岛屿,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在南极西南极地区开展如此大范围的地质考察。 近年来,力学所极地团队在南极的基础地质调查和丰硕的科研成果陆续得到国际承认,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南极事......
对航次科考工作再部署。 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海洋六号”航次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具体实施。航次计划在南极地区开展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环境调查和相关的海洋科学研究,了解调查区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以及环境影响,承担起我国南极事务的义务。计划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