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十年”“大河三角洲计划-三角洲与河口地球观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近百名政府官员、权威专家学者及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海岸带防灾减灾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本次会议以“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推进中国-东盟海岸带地......
多边合作网络,与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测量师协会、国际登记法中心、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滑坡协会、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等20余家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任职,先后有50余名专家在亚太经合组织、国际地质科学联合......
我国与沿线其他国家在产业结构等方面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亚国家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开发开采能力相对较弱,基础设施建设也较薄弱。东南亚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勘查和开发程度低。我国在装备、技术、资金等方面甚有优势。这样的合作方式不但有利于沿线国家的矿业及经济发......
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发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5个参会国家代表赠送了《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地区岩溶环境地质系列图》。图件由我国主导,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编制完成。 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批准开展中国南部及东南亚......
穿其中,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抓重点地区重点地质问题的创新。立足华南沿海,依托北部湾向东南亚等地区延伸,开展地质环境的时空对比研究。始终抓住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和海南国际旅游岛等四大经济区和区内重点......
各大洲,以资源富集国为主;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参与国——亚非拉国家,选取了中部和南部非洲的刚果(金)、赞比亚、南非,东南亚的越南、印尼、泰国,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拉丁美洲的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共13个国家。此外,报告还选......
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与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联合承担的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东南亚岩溶地质与水环境保护”项目顺利结题。该项目聚焦岩溶地质学与水环境科学交叉领域,阐明了东南亚湿热岩溶区的岩溶环境特征,为全球热带岩溶研究提供了关键科学支......
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尼日利亚地质调查局、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探司、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司,以及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CCOP)秘书处及成员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科研机构。 获批计划将以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红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
-拉丁美洲地学合作中心建设,推进巴新等援外项目立项;持续推进CCOP城市地质研究中心建设,常态化组织召开城市地质国际研讨会,推进东亚东南亚城市地质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聚焦国家需求,着力拓展海岸带地质和应用地质调查 “梦想”号海试成功并正式入列,也是建设海洋强国取......
矿业信息与数据库建设等5个方面的专题报告,全面地展示了中国—东盟地质矿产领域合作成果,获得东盟各国矿业机构的肯定与积极响应,为后续开展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东南亚南亚中心梁慧敏作专题报告 成都地调中心作专题报告 东盟+3各国参会代表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