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个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系统实施海洋生态综合治理,形成“多规融合-陆海统筹-岛海互济-人海和谐”的生态修复模式。江苏省盐城市在世界自然遗产地引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开展近自然化生态改造,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浙江省台州市大陈岛坚持陆海统筹和......
高度赞扬了袁道先院士对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的突出贡献,特别指出袁院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落户桂林、桂林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强调袁院士是桂林市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同时,希望袁院士为桂林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提出宝贵......
科普模式,提高青少年对岩溶地质科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精神。项目执行时间为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 “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可持续发展地学教育科技活动”项目,针对科学传播类“地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指南方向,联合桂林市临桂区冠信远辰实验小学和桂林......
人员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开展生态地质路线调查工作时,发现一猎隼受伤,在简单救治后,第一时间送至当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猎隼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物种,也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保护猎隼等珍稀野生动物,对控制啮齿类动物种群......
对漓江峰丛片区暗嵅高位洼地开展洪涝水循环过程研究,使洪涝水害得到有效治理。相关成果发表在《中国岩溶》上。 漓江峰丛片区是桂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保护区,主要分布于桂林漓江中游灵川县大圩镇到阳朔县83千米范围内,分布面积达624平方千米。与之相伴的岩溶洼地有上千处之多......
访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岩溶所”)和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岩溶中心”)。双方就地球观测组织试点项目合作、世界自然遗产地及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及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座谈会上,Christopher Groves教授表示同意将Great Onyx Cave监测数据纳入岩溶所承......
南沿海流纹质火山岩地貌,在国内率先构建了流纹质火山岩景观的形成—演化模型,并命名为“雁荡山地貌”,为中国东部流纹质火山岩地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和全球地质遗迹名录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来又走出国门,开展了南美安第斯和东非裂谷等火山岩区的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的国际合作。未来,......
为世界上“金钉子”最多的国家,呈现“金钉子”链;1984年发现的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经多年研究作为“地球生命演化杰出范例”于2012年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新疆天山山脉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2013年告成;中国大陆科学21世纪以来国土资源利用的新情况钻探工程(CCSD,俗称“金柱子”)200......
被严重破坏,几近耗光。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持能力正在减弱。未来50年内,这种退化也许还将继续。”随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08年)》针对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生态足迹,指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超出了地球承载力的近1/3。美国和......